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

ID:42427124

大小:166.5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4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_第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_第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_第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擢素手(zhuo)蚩〈(feg)不胜簪_(zan)魏衾(qm)B・坦于河(pI)蛊铁耙(zhuai)机扭(zhu)湮于沙上(y和)C・H斷(yi)斫之(zhuo)犬咗(fei)曹吾(yi)D.驹声(he)撞更短(SR)如是再啮(nie)(lin)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山门坦于河圮:(2)求之下流,固颠一_颠:(3)至逢暴雨卒:(4)臣则墅总斫之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白头搔更短B.是非木柿C.钟子期辄穷其趣D.

2、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5.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B.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C.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D.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6.请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2分)1)《迢迢牵牛星》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2)《渡荆门送别》诗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3)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

3、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5)《西江月》这首词中运用侧面描写烘托出词人的喜悦之情的两句诗(6)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7.名著阅读。(3分)①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喲喇一声,蹬倒

4、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②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1)根据选文故事情节,补全标题,要求字数相等,结构一致。(1分),五行山下定心猿。(2)联系选文之前的故事情节,举例简析“大圣”的形象。(2分)8・综合性学习。(8分)【猜谜语】猜谜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

5、语写在横线上。(2分)序号:序号:兰扎zii当口口UH11二教学彥成语:成语:北■■学*报吿厅★【学广告】学校拟开展“我与广告零接触”活动,决定请某广告商到学校学术报告厅作广告知识讲座。请根据下面的平面示意图,向前来进行讲座的同志介绍从学校大门到学术报告厅的行进路线。(2分)半校大niIj【品广告】下面这条广告收到了很好的公益效果。说说它具有怎样的妙处?(2分)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们的眼泪吧!20字内)(2分)【写广告】请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拟写一则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限二、阅读理解(33分)(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

6、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9.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它译成现代汉语。(2分)10.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而。邙艮40字以内)(4分)(二)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7、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夭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一

8、寺翻仁临:干:(2)山门土廿河圮:(3)阅土余岁阅:岁:(4)尔辈不能毬I理究:1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日B.当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