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

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

ID:42372430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4

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_第1页
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_第2页
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_第3页
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_第4页
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笔记011 无改道者谓之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笔记011----无改道者谓之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志:志向、志趣。在分封制社会中,父亲在时,儿子没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要“观其志”。行:行为。道:原意为道路,但后世对于“道”在本章中的注释有不同的说法。字面的通常解释为行事方针、施政方针;也有人认为这里的“道”单指好的、合理的施政方针。这两种解释的前提都是认为本章所谓的孝的概念是特指在君主或领主家庭中的。而现代钱穆对这里“道”的解释为普通的家事。本章的字面意义非常明了,没有太难理解的部分。但后世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颇有不同。关键在于“

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父亲的施政方针有误,甚至于父亲是个暴君,那么三年之内都不进行更改,如果这样才能算孝,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如果说这里的“道”指的是好的施政方针,那么就没有改的必要,也就不存在“三年无改”的问题了。因此后世的注释在这一点上纠结得很厉害。把“道”解释成合理的施政方针的,有几种理解方式。一种说法是好的施政理念也要随着世事变迁而通变,三年内还是按照原有的方针来做,三年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再做权变。另外一种是引用曾子的话:“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就是说做儿子的有义务引导父亲改正不合理的行事方针

3、,有这样的行为才算孝,而所谓的三年无改就不是问题了。但这种解释离字面意思太远。还有一种解释,把“其”理解为父亲,即父亲在的时候,要观察父亲的志向而引导自己,父亲不在时就回忆父亲的行为来规范自己。但这种解释与后半段的意思不好联系。钱穆的注释中把“道”理解为家事,即在三年之内对于父亲生前的家中规则,迎来送往的礼节等不做更改,以表达孝心。这是从现代观念角度考虑,在春秋及以前,对于贵族而言家事和政事是不分的,这个观点在两千年的注释中都没有出现,说明古人由于没有现代家庭观念很难想到这一点,孔子时代更难以在观念中有这样的区分。对于把“道”理解为一

4、般的行为规范不特指好的施政方针的解释,有些注释把这句理解为,古人有三年之丧的传统,在居丧期间,由家宰负责处理政事,自己只是对先人怀念、思慕,无暇做更改。这是把责任推给下属和礼制的说法。还有一种解释是:孔子的这句话阐述的是“孝”,不涉及行为是否正当。即便是对于父亲的施政方针不做修改而造成损害,那是仁德等方面的内容,从“孝”这点上说,是达成了品行的要求。而郑玄对于这段的注解:“不以己善驳亲之过”,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是坦率地道出儒家对孝的内心深处的理解。后世学者对这句话从各种可能的方面解释,有些近乎于狡辩,其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维护圣人的

5、永远正确。圣人说的就是圣言,如果承认圣人的言行有不当之处,就会影响到圣人的形象从而给整个理论体系带来危害。“不因人废言,不因言废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予考虑的。在信息交流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要组成大一统的庞大社会,这种言行的正确性和权威的稳定性挂钩的观念是必然的选择,副作用是遏制了社会整体的思辨能力。孔子这句话本身也体现了言行与权威挂钩的观念,分封制中的领主的统治权是天生的,但这点在宗教力量不甚强大的情况下是比较脆弱的。因此,比较好的统治手段是通过直观的家庭伦理的自然规则整理出礼仪规范来制定出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而“孝”就是家庭伦理中最

6、重要的部分,也是明确管理规范的基础。说白了,就是“孝”为“忠”的基础。最明显的就是以孝治天下的汉朝所崇尚的《孝经》,其中甚至有“事君尽礼为孝”的话,把忠孝完全合二为一了。这样就可以想到,如果过于计较施政是善与不善而把统治基础“孝”颠覆,才是对统治的最大危害。即使意识到了施政方针不合理,也不能马上改正,避免因为认错而影响统治权威。当时的社会规范在强调孝的时候是可以忽视施政方针的对错的,而孔子只是把这种当时贵族普遍认可的“德行”进行总结推广而已。如果把施政效果做为统治权是否合法的基础,必然会引起民众对统治权的质疑,这种从现实出发、以整体社

7、会结果为考量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也存在,包括孔子的思想中也有体现。最典型的就是孟子的“民为贵”的论述,而在各种儒家流派还不是很统一严密的纷扰的思想环境下,看似牢固的大一统西汉王朝才有可能被王莽以非武装政变的方式取代。而后世就再也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了,这也能从后世对论语这句话的注释中看出,后来的注释越来越趋向于狡辩了。质疑思辨才能使人类接近真理,才能产生脱离于个人与威权的普遍规范。质疑能力逐渐被消磨是威权政治的必然结果,同时又进一步加强威权政治的力量。由于儒学传播的原因,这种维护先人的正确形象、重视伦理规范的传统而轻视普遍规范的现象,在东亚

8、文明中比较普遍。日本二战后没有象德国一样认错反省,也是这种文化的一种体现。记得在二战结束六十周年的时候,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战犯的后人在东京起诉《朝日新闻》报道失实。尽管败诉,但这六十年后还在内心里不能直视祖先错误的纠结,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