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ID:42298580

大小:1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2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_第1页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_第2页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_第3页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_第4页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沈亚平教授(2005年4月25日南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研讨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对新规定非常的重视,大家都能感觉到新的规定是千呼万唤使出来。从规定总的来看,我个人认为是宽严适度的。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高校各部门负责人有一种双重心理,一方面希望我们教育部放权,另一方面又希望我们在新规定中把一些内容稍微规范,严格些。所以在新规定颁布以后,该放权的时候我们充分放权了,该规范的地方我们规范了。我主要是从依法治校这个角度入手,

2、向大家汇报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一、依法治国背景下的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在我们整个国家治国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依法治国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普法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治国方针。这个治国方针在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形式确认了我们治国方略要发生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说,要从以往的依靠政府政策和行政手段治理国家向依法治国改变。治国方略的转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出并得以定型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的权利胜过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的利

3、益都被国家所吸收、所代表,所以在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之外,社会上不存在相对独立的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因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来确立国家和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必要建立一套法律体系来确保这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可能采取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凡是市场机制、契约机制能够发生作用的地方,政府的职能都要作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的结果表现为政府在微观管理职能方面作有秩序的退却,从而让度出社会成员

4、自主的空间,社会成员在追求利益的动机驱使下来追求个人利益,所以在市场经济时代国家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之间就有了一条明显的界线。于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国家所代表的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个体双方的利益进行明确,并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加以规定,从而使双方各自恪守行为边界,不得任意侵害对方的合法权益。这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也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前提条件。治国方针的转变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要求各行各业的治理都要依法进行。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依法治市,依

5、法治厂,依法治理脏、乱、差等,要求我们各行各业都要依法进行。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行,国家近几年来加快了立法的步伐。《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法体系,对于规范我们政府的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是高校对于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所实施的管理。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这种管理也必须要依法进行。一方面,这是治国方略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学校不能继续沿用以往的观念模式进行管理。所以,必须要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

6、创新。为了规范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原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了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教育法》分别提前了5年、8年。6应当说这部规章的制定,对于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规定不再适应高校学生管理的需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应当对其内容加以修订。二、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2003年开始,为了配合新规定的修订和出台,我组织了一批学生就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问题进行了

7、资料的收集和研讨,准备出一本书,名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三篇:理论篇、制度篇、案例篇。也许对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撰写,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争议反应出来的:1、关于学生人身伤害及其赔偿的争议;2、关于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争议;3、关于学生学籍管理的争议;4、关于学位管理的争议。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制度建设不够健全,一些管理行为无章可循制度是经由法律规定而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相对稳定的管理

8、模式。制度的建立可以将各种管理行为纳入规范的轨道,防止管理中的随意性,提高管理效率。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中,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比如教务处负责学籍的老师,可能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深有体会。关于学位管理存在很大问题,现行的学位条例只是从正面上规定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授予学位,而没有从反面上规定在哪些情况下不能授予学位,没有反面的排除。如果不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不授予学位的条件,就可能滋长学位授予条件解释和执行的任意性,从而引发争议。从现实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