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

ID:42215542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1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_第1页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_第2页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_第3页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_第4页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夸父逐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夸父追求光明,勇于献身的精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4、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教学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2、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句。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2、教师导言:大禹身先士卒,无私奉献,治服洪水为人类造福为世人敬仰;大卫聪明机智,英勇无畏,打败巨人拯救以色列人民令我们钦佩。这些生动的故事与传说,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启迪了找们的智慧。今天,我们将走进神话世界,去认识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精神也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2、板书课题:《夸父逐日》。(齐读)3、借助注释,理解课题。夸父:是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追赶、赛跑。夸父逐日:夸父追赶太阳。4、认识文体,了解特点。(1)学生根据预习,说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与以往学习的其他课文有何不同之处。①文章内容

3、简短,只有三行三句话。②字句简练,但包含着具体而丰富的意思。③需要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内容。(2)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内容虽然简短,但却讲述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3、指名朗读,老师指导。三、自学反馈,理解内容1、提示自学方法。①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集体评议,纠错正音。(多请几个学生来读)②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根据注释理解意思。③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4、,说说文中每句话的意思。④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解疑。⑤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全文的意思,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2、全班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3、出示文中生字,认读理解。渭:即渭河,发源于甘肃,经陕西流人黄河的一条大河。邓:是一个姓氏,文中“邓林”指的是桃林。4、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弄懂词句意思。5、生生交流自学成果。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难词难句的意思。(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①逐走:追赶,赛跑。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②句意:夸父追赶着太阳,一直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2)渴,欲得饮,饮于

5、河、渭。①欲:想要。饮:喝。河、渭:黄河与渭水。②句意: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3)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①大泽:大湖。②句意: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4)未至,道渴而死。①未至:没有直到。道:路途中。②句意: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渴死了。(5)弃其杖,化为邓林。①弃:遗弃。邓林:桃林。②句意: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6、学生将各句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述夸父逐日的意思。巨人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

6、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四、课堂小结1、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齐读全文。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我们不得不佩服古文的精妙,竟然只用了极其简短的三行文字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那么,在这个神话故事中表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寄托着古人怎样的愿望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五、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练习背诵。2、思考课后的问题。3、用自己的语言将《夸父逐日》的故事说

7、给家长听。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1、指名背诵课文,集体评议,及时纠正错误。2、全班齐背课文。3、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师生合作,教师抽读文中的字词或句子,学生说出相应的意思。(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3)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这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4、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你还有什么疑问想弄明白的吗?5、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1)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2)夸父临死前

8、抛出手杖化成桃林又是为了什么?6、教师小结:是的,课文虽然为我们讲述了夸父逐日的过程及结果,但仍有许多空白处需要我们去想象,去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夸父的精神,以及古人所寄托的美好愿望。二、交流拓展,体会精神1、学生展开想象,针对提出的疑问,畅所欲言,交流解疑。2、通过阅读,说说夸父逐日的原因与弃其杖的目的。(1)夸父逐日是为了抓住太阳,叫太阳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表现了夸父对光明的热爱。(2)夸父弃杖是为了将手技化为桃林,让追寻光明的后人摘取树卜的鲜果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