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

ID:42160048

大小:545.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9-09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_第1页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_第2页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_第3页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_第4页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课件,幻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风病中医诊治思路与临床研究进展证候标准规范危险因素化痰通腑清开灵系列方药扶正祛邪毒损脑络中风综合方案临床评价个体诊疗疗效机理新药开发总体研究思路研究思路中风病血管性痴呆卒中后抑郁生存质量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治疗护理康复以证候学观察为基础重视诊疗标准规范的研究病因病机中风病定义: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一代标准1983《中风病中医诊断

2、疗效评定标准》(一代标准)1986年该标准在泰安通过了专家鉴定1987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全国医疗单位试行。中风病诊断标准病名诊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中风病诊断标准病类诊断:中经络——无意识障碍中脏腑——有意识障碍中经络分为五类证候中脏腑分为四类证候肝阳上亢,风火上扰风火上扰清窍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蒙闭心窍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痰湿蒙塞心神气虚血瘀元气败脱心神散乱阴虚风动中风病诊断标准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一代标准的不足:标准对以颈内动脉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概括,但对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变不能较好地概括(如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证候诊断因素的

3、权重无明显的等级区分,疗效评定标准的概括内容不够全面;证候因素无定量化标准,影响研究结果及经验的可重复性。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80年代初期,中西医专家已开始对中风病辨证的定量化问题进行临床探索,1988年拟定了中风病辨证量表,并进行了初步临床验证;1989年在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工作会议上,对量表中证候因素及其权重进行了论证与修改,确定了“中风病专家经验辨证量表”;1991年“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列入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二代标准的主要内容病名诊断标准—五大主症基础上增加6个次症病类诊断标准—分为轻、普通、重、极重型证类诊断标准—7类证候(定性);疗效评

4、定标准—以病类诊断的评分为基础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为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恶化。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二代标准的临床验证结果498例临床检验,病名诊断符合率93%,病类诊断符合率为80.1%,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结果符合临床实际。证类诊断标准是从63种复杂证候组合中筛选出的临床较为常见的证类组合形式,检验概括率为60.9%。明确目的证候——疾病诊断——疗效筛选条目围绕目的,结合临床,注意时空性信度与效度缺乏对照标准中医术语理解不同编制中医临床评价量表的难点量表编制量表维度1维度2维度n症状、体征舌、脉症状、体征舌、脉症状、体征舌、脉临床预试验初步量表正式量表效度反应度临床初试

5、信度内容与结构•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六个证候要素•每个证候要素包含若干项具有辨证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并根据权重赋予不同的分值•每个证候要素各项最高分值之和为30分中风病辨证量表中风病辨证量表经验辨证与中风病辨证量表对照研究总体符合情况达到87.79%,证候可辨率为98.8%。1663例盲法对照验证,证候可辨率为95.79%200例中风病人与400例非中风病人对照研究,中风病人证候可辨率为96%证候研究中风病始发态(72小时以内)的证候发生组合规律及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证候发生概率依次从实到虚--------风、痰、火、气虚、血瘀、阴虚阳亢•证候组合十分复杂,有54种组合形式•二、三证

6、组合最多,达到62.84%如风+痰,火+痰,火+痰+瘀等•风、火、痰是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病机中风病辨证量表病例来源医院1医院2医院3医院4西医量表数据库四诊信息数据库质量控制数据分析2461644发病14天四诊信息动态观察发病不同时点四诊信息疗效评价指标发病不同时点证候要素发病不同时点西医疗效评价指标肢体松懈、手肿胀、烦躁、痰难于咯出 在发病14天中的曲线趋势图探索新治法新方药优化辨证论治综合方案一可通畅腑气,祛瘀通络,敷布气血,促进半身不遂等症的恢复;二可清除肠胃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化痰通腑法正确运用化痰通腑法,掌握通下的时机,是治疗痰热腑实证

7、的关键。主要临床指征为舌苔黄腻、脉弦滑、便干便秘。若用药后虽大便已通,但舌苔剥脱,舌质红或红绛,则为邪热伤阴之象,应改用清热养阴法。若采用星蒌承气汤治疗而仍腑气不通时,可改用大柴胡汤,或加入行气之品化痰通腑法系列方药的研究平肝熄风方化痰通络方化痰通腑方益气活血方育阴通络方根据辨证立法、依法组方的原则,选方用药,并根据其证候的变化特征,及时易法更方,强调辨证论治的动态观,而采用系列方药治疗可充分体现动态治疗的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