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08742
大小:645.1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7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文综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春高二(下)期末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在东方站曾测得-88.¥C的世界最低气温记录。图1为南极洲大陆沿东西4.5.6.面枳(万1«2〉人口密度(人C.①④D.②④A.山上无冰川分布B.气温比东方站髙C.气压比乙点高D.风力比丙点人2.南极洲外圉强劲的西风漂流常年盛行,它对南极洲的影响是A.阻断了低纬地区热量向南极输送B.阻断了低纬地区水汽向南极输送C.导致了南极地区的
2、风力更加强劲D.加剧了南极地区冰川的迅速消融3.下列关丁•丁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lit界最大的大洋B.海岭呈S形C.热带面积比重大D.平均水温最髙图2为世界各大洲某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柱状图和该气候区人口密度折线统计图,读图回答4〜6题。该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区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该气候类型下的植被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①气候干早,多风沙侵袭②降水多,淋洗作用强③土壤养分含量少④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3、乙、丙、丁四国的玉米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7〜9题。30,40卞甲图3阴影部分为世界甲、9(rw乙4(TWA.①③B.②③四国中,玉米牛产的区域专业化水平戢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如果扩大玉米牛产,对所在区域环境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T—破坏当地的森林植被B.乙一易加剧土壤的荒漠化C.丙一造成当地水资源枯竭D.丁一造成黑土的肥力下降据图中玉米的分布分析,玉米种植的必备条件是A.地形平坦开阔B.土壤肥力较高C.夏季高温多雨D.劳动力丰富图4为世界某类海岸地形的形成过程图,读图回答10〜11题°③④图4①②该海岸地形的形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下
4、列国家中最不可能有此海芹地形的是•••A.挪威B.美国多种经济形式决定了价值选择的多元化,A.世界观人人都有C.思维能够反映存在C.①④③②0.①④②③D.法国C.智利而对同一个社会问题,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B.实践经验不同,哲学的來源也不同0.对社会的看法推动看社会不断进步②哲学思想对白然科学研究没有指导作用④白然科学研究与哲学之间有着共同属性C.②④D.③④不少自然科学家没有系统学习过哲学,却在科学研究小渗透着辩证思维,从而取得丰硕的科研成就。这意味着①自然科学研究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③哲学思维客观上影响着白然科学的研究A.①②B.②③“你怎样
5、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A.看到了客观世界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看到了意识对改造世界的直接作用C.肯立了意识具有独特的能动作用D.肯定了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性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別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这句话反映的哲学道理有①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③认识來源于人们的经验A.①②B.③④下列属于规律的是①价格圉绕价值上卜-波动③春暖花开,秋风扫落叶A.①③B.②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Z所以这样讲,A.人的认识水平没有统一衡[量标准C.人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因索的制
6、约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否定是正确决策的起点C.②③D.②④②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④货币流通量与银行利率成反比C.①④D.②③其原因是B.人的认识能力受智力高低的影响D.人的认识过程具有曲折性复杂性18.“稳屮求进”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转化③整体与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A.①③B.②④这体现了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C.①④D.②③19.某地为了改善蔬菜供应,新建了一个蔬菜批发市场,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将蔬菜商贩“请”了迹去。然而,由于批发市场远离消费者,状况却变差了。该地的做法主要错在①片面强调意
7、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③否认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A.①②B.②③新菜市场很快便闲置起來,环境条件是改善了,叮经营②没有辩证分析事物联系的多样性④忽视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20.元好问有诗:“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中与此诗所包含的粋理相同的是A.沉舟侧畔T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乂一村D.①④画图临出秦川景,D.③④亲到长安有儿人?”下列选项暗潮已到无人会,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篙师识水痕远近高低各不同21.人们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再到
8、“绿水青山木身就是金山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