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

《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

ID:42096899

大小:48.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8

《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_第1页
《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_第2页
《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_第3页
《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_第4页
《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女性文化》ABC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2005年级删卜考崖修课程《中国女性文化》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课程代码:02010219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时量:100分钟试卷类型:A/B/C/D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女性主义英译为Feminism,一般而言,女性主义可以概括为消除性别歧视,结束对妇女压迫为政治目标的社会运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革命。2、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程度伤害后果的行为。3、比较认同的对“女性文学”的界说有两种:一种是特指女作家以特有的女性视角观照女性生存

2、处境、女性独特经验,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的文学,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或女性主义文学。一种是泛指女作家创作的所有文学作品,称之为普泛意义的女性文学。4、女性参政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女性参政指女性关注和参与到政治活动及政治机构中去,包括女性知政、议政、和执政三个方面。狭义的女性参政指女性执政。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导致传媒中性别歧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1)在社会潜意识中存在着排斥女性的倾向,认为女性缺乏领导的才能;(2)女性的自我意识不强,只愿埋头干业务,不愿领导别人,缺乏领导意识;(3)女性天然的依赖心理,使她们失去了许多表现自我的机会

3、。2、女性犯罪的预防与控制:(1)研究新的教育机制,提高女性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2)解决各种矛盾,多方面创造条件预防和减少犯罪;(3)加强对女性犯罪人的矫治工作,预防再次犯罪的发生。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打造多维女性美的具体策略:(1)审美观念更新(8分)(2)审美行为更新(8分)(3)审美观照更新(9分)2(1)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遭受的性别歧视。(10分)(2)树立信心,打造自我,体现优势。(15分)此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应有个人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2005年级m月林卜考崖修课程《中国女性文化》

4、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课程代码:02010219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时量:100分钟试卷类型:A/B/C/D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公民女性美是指去除男性偏见,还原女性主体生命性存在的审美观;它在两性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对方的审美活动中形成;是一种“能够自我承担使命和集群社会责任的公民女性美”,它能够体现出女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2、绿色世界是一个免除了有毒物质、生态灾难、种族歧视、性别压迫、帝国主义等毒害,免除了统治和等级毒害的绿色生态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多元共存、环保、和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3、终身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终身教育是指已完成某些阶

5、段的教育后、工作一段时间后所接受的不同形式的教育。广义的终身教育是指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4、女性生命周期是以女性人口为研究对象,描述、说明女性生命的运行历程。这一历程主要包括了以下阶段:出生、开始受教育、月经初潮、结束受教育、就业、结婚、生育、子女成长独立、绝经、退休、丧偶、死亡等。将各个阶段的长度作为一个整体,即组成为女性生命周期。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女性被物品化的具体表现:(1)把女性刻画成超现实的完美化身,使得女性永远变成被看的对象,成为男性审美的客体存在。(2)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种被看的视觉符号,是由男性操纵和运作的,是按照男性经验来规范和

6、阐释的。(3)女性的美丽,女性的性别特征,在广告中也成为一种商品,其使用价值就是为了吸引受众对广告的“眼球注意力”2、教育中存在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1)教材及教科书(2)教师的态度和行为(3)女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比例(4)资源分配和学校管理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发展、演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0年代初)女性意识形成、女性价值发现的阶段。80年代初,张洁的小说《方舟》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真正起点,标志着女性文学发展进入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女性意识形成、女性价值发现的时期带有自发的、本能的、抗议的特征。(9分)第1页共4页第二阶段(8

7、0年代中期)女性话语摸索建构的阶段。王安忆、残雪、翟永明、叶梦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8分)第三阶段(90年代一)个人化女性话语构建的阶段。九十年代女性文学步入个人化女性话语构建阶段。这时,以往自发的个别女作家的自我认知和探索已经发展成与其他文学现象平分秋色的文学潮流。(8分)2、观点一:我们反对提倡“女性回家”。“女性回家”意味着女性放弃事业和工作。这势必造成女性:(1)在经济上的对男人的依赖无法获得稳定的报酬(7分)(2)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家务劳动的隐形性(7分)(3)丧失社会交际和自我发展的机遇——局限于家庭小圈子(6分)(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