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87890
大小:22.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7
《训诂学在高中复习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用训诂学复习成语摘要:所谓“形训”,它是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理解成语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形训法。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会很快理解成语的意思,且不用死记硬背。关键词:形训成语字形推究弓I用葛优的话:“一般人我不会告诉他!”真的,我实在是有些舍不得与大家分享我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且行之有效的成语复习方法。又笑自己“皮袍下藏着一个'小'”,有些太自私狭隘了。不过,大千世界,有见地的教师比比皆是,优秀的论文浩如烟海,我的一滴水,又会有几人看见呢?所以,就姑妄言之了。训诂学,在很多教师看来,可能和高中语文扯不上多少关
2、系,因为这一门学科一般大学本科都不会涉猎,只有专门研究语言学的研究生才会学习,所以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更不会,或者说是少有人想到。2015年夏天,我在继2014年带高三语文后,又接着带高三语文,为了不走老路,不走寻常路,我在高三第一轮成语复习时,努力创新,探寻到了以“训诂学中的形训法”为理论指导的成语复习方法,且沾沾自喜地认为效果不错。现将本人的一点粗浅的经验总结如下。所谓“形训”,它是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理解成语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形训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
3、个词.字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而成语又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所以,理解成语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形训法。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会很快理解成语的意思,且不用死记硬背。举例:鼎力相助张娟娟在比赛中意外失利。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大家相信你的实力。不管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都会鼎力相助的。”关于这一个成语,很多同学总是记不住,这个成语是敬辞,常常用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乱用。但老师就得给学生讲出个所以然来,否则,学生仍然记忆不够深刻。我的办法就是形训。首先我在黑板上画甲骨文的“鼎”字,学生知道“鼎”的
4、意思的同学起来回答,真有同学起来解释得很规范:“鼎,三足、两耳、鼓腹,一般用青铜铸造。”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我引导说:“我国出土的最有名的鼎是?”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司母戊大方鼎,有的说毛公鼎。我便顺势讲了鼎的作用、重量。鼎般是国家大型祭祀活动的祭器,所以它很重,也是国威的象征。所以便有成语“一言九鼎”这里取的就是“重量”的比喻意义。还有成语“问鼎中原”取的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意义。既然“鼎”有威严、权威、重等特点,那么“鼎力”就是含有对这种“力”的赞美、敬重的成分。按照中国人谦让的文化根源,人们绝不会说自己的力量为“鼎力”,中国人是把自己谦卑到了尘埃里,他们称自己的力量为
5、“绵薄之力”,天啦,所以前面的例句中,张娟娟失败了,大家表示要尽力帮助他,就不会用“鼎力相助”,也没有一个狂妄的家伙会说“我要鼎力相助”。因为“鼎力相助”是感谢或请托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敬词,而不知道“鼎”的地位、特点的人就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再如“伐功矜能”,这个成语的难点在“伐”字,形训“伐”,会意字,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人手里拿着戈。本义、砍。由字形可以想象,一个人当他手里有了武器的时候,它的心境应该有一些“自负、夸耀”的元素在里面吧。所以不难理解“伐功矜能”的意思。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再如“不刊之论”也是
6、讲了很多遍,学生总也记不清楚。这里最好用形训法,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刊”形声字,从干从刀。刊,劉也。一一《说文》刊,削也。一一《广雅》刊阳木而火之。一一《周礼•柞氏夏至令》。可见由字形本身就可以推究出一些字的基本含义,所以只需要用形训法就可以准确地记住“不刊之论”指的是不可磨灭的言论。怎么样,这种方法很有效吧?很多成语的理解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现把我总结的一些成语给大家归纳如下:长歌当哭脱颖而出登高自里得鱼忘筌醍醐灌顶危言危行焚實继曇头角峥嵯一语成谶不整而走鳞次栉比集腋成裘心猿意马得鱼忘筌蓬草生辉箜路蓝缕。小小的经验之谈,希望能与同仁分享,并且请各位指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