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85241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7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四次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四次转变摘要: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肇始至今,经历了免疫一甄别一批判一赋权几个范式,每一次范式的转变都与西方社会的变化、媒介技术的演进、文化研究和受众研究的转向密切相关,本文对这几种范式进行梳理,考察促成范式转变的多重、复杂因素,在借鉴的基础上给中国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种理论参考。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西方范式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的理念和教育实践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复杂系统。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文化情境中对媒介素养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对媒介素养的关键性认知还是比较一致的
2、。那就是使用和解构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而相关的教育其实质就是要指导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四次转向。中国的媒介素养和其相关的教育理念引入较晚,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1期上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被视为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这以后中国大陆对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有所关注,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实践深度和广度。目前中国大陆已开设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基本上集中在高校,且集中于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化培养,提升到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高度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形成。理论和实
3、践的滞后使中国尚未形成符合当前中国实际的媒介素养教范式。近十年间,在引介西方范式的过程中,西方历时态的四个理论范式在中国几乎是共时态地涌入的,理论层面的范式重叠和“西方化”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本文拟对西方媒介素养范式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给中国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种理论参考。一、免疫范式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社会,由于印刷术的进步,不仅使书籍能够被普通民众所接触,而且大众期刊与大众报纸也紧随其后,再加上城市化的推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民众识字率的提高,出现了大众受众。与此同时在英国,报业发展迅速,广告业蓬勃兴盛,但是伴随这一社会语境出现的另一现象则是通俗报纸的媚俗化倾
4、向严重,它们所传播的审美情趣与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冲突,其价值观念也往往与学校正统教育相悖离。《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的作者利维斯和汤普森最先看到了大众文化的负面效用,“那些在学校刚刚接受文化品味教育的年轻人,在校外却陷入赚取最廉价感情的竞争中,电影、报纸以及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和追求商业利润的媒介故事,所有这些都只是迎合低级趣味,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直接的快感。”[1]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非同寻常的批判意识一一文化素养。”[2]这是“媒介素养”思想诞生的标志。1944年,法兰克福学派站在思想精英的立场上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和标准化也进行了
5、鞭辟入里的批判。他们认为文化工业的显著特性之一就是按照资本主义的商业逻辑,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实现商业利润而尽其最大努力把人限制在片面的感性欲望和感官刺激的范围内。人在感性冲动的支配下,成了被欲望、享乐等生存感觉所控制的东西。同时看似合理的个体选择行为,在商业化的遮蔽下实际上被社会秩序合理化的观念所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主、能动的理性因素。因此为了保护和捍卫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英学者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堕落的媒介与无助的受众的基本假说,认为必须培养青少年对低质大众文化抵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受众被视为对媒介传播的信息没有辨别力与抗拒力的人,就像"靶子”一样在信息传播中“应声倒下”。这种受众
6、研究理论与行为科学中的刺激反应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193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放根据威尔斯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所改编的广播剧造成民众大恐慌的“火星人入侵”事件更是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被称为“免疫范式”。二、甄别范式1945年,二战结束,人们的生活日趋安定,相较于军事等需要,日常生活的舒适成了更为突出的要求,电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50年代电视在文化工业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体不仅同文化工业达成合谋,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支持文化工业的肆虐,同时,它们也成为了文化工业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在商业逻辑下继续吞噬人们自主性的同时,也显示出
7、了积极的一面。发端于6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不满于法兰克福学派完全的精英主义的立场,在批判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倾向于把大众文化看作是大众底层生长出来的文化,强调具有创造力的受众主体和文化生产的决定性力量。雷蒙德•威廉斯把文化视为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开始关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在《文化和社会》一书中,他主张对“当事者的实际语言(大众文化)”意义和价值给与认可和重视,之后又提出了“文化共同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