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ID:42081800

大小:176.9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7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_第1页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_第2页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_第3页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_第4页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通事故致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交通事故和刑事责任的含义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由于过失或者意外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2、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如果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而发生重大事故,就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责任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与犯罪和刑罚有紧密联系,一个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随之就产生了法律上的责任。刑事责任作为一种法律责任,相对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而言,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其承担

3、方式主要是通过剥夺犯罪人的自由、财产、甚至生命等刑罚来实现的。在现代法制社会中,一个人是否犯罪,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该规定,即通常所说的“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木要求,就是法院在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以及判处哪种刑罚,必须依照法律明确的规定,不能随意判决。二,交通事故中肇事者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及分析如果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实施的行为,

4、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丁•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等的相关规定,就应承担刑事责任。一,在交通事故中,构成交通肇事罪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对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没有作特别的规定,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都可以是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即只要行为人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遭受产重大损失的后果,就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既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也包

5、括非交通运输人员。如从事公路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的人员,如车辆、船舶的驾驶员、车长、船长等,以及对上述交通运输的正常、安全运行负有职责的其他有关人员。只要他们在从事运输或相关工作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都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注意:除车辆驾驶人,行人也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H2011)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木法。同时,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

6、,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貝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第一条规定,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牛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第一百三十

7、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行人应当遵守相关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如果违反了相关规定,并造成了重大事故,也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二),主观上是出于过失。即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不是故意犯罪。过失是针对事故而言,并不是针对肇事者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的心理态度。如果出于故意,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构成其他犯罪了。这种过失既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主要是指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态度而言。虽然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出于故意,如酒后开车、强行超开、超速行驶等,但是对于发生交通肇事造成的严重后果

8、则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或者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注意:交通事故不仅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也可以是由地震、台风、地震、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三),肇事者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