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ID:42053308

大小:2.2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9-07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_第1页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_第2页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_第3页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_第4页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1)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2)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证;(3)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的10条准则:(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2、(5)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6)体重适当,身材发育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思考,眼睛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有弹性。这10条就是健康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同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五快”是指: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

3、一顿饭。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三良好”是指: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三)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

4、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及影响因素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主要内容一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二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4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1235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热爱游戏,善于游戏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年龄特征明显6第一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第一个标志)大多数儿童的某一种行为模式发生的时间,称为动作常模。“七坐八爬,九月长牙”常模,只是一个发展水平的平均数,并不是发展标准。它是一个时间幅度。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外在指标。动作的发展对思维的发展尤为重要。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宝宝大动作发展顺序宝宝精细

5、动作发育顺序第二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语言发展阶段3岁以后,一个儿童说的话,通常总是与另一个对话者在内容上是有关的。4岁儿童开始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不同的听者。(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语言的运用与语言环境不相吻合,引起关注。最极端的语境不合的情况表现在自闭症的患儿身上。第三热爱游戏,善于游戏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第四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布什总统的表情布什总统的表情布什总统的表情第五年龄特征明显幼儿的年龄特征,总体上说是好奇、好问、好动、热情、率真、投入。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他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都带有与其年龄相适

6、应的特点。第六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很快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继续平静的生活。二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一)遗传与疾病(二)家庭的教养方式(三)社会文化(四)个体因素(一)遗传与疾病遗传因素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某些疾病,会引起心理健康的失衡,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等内源性精神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生活条件等。本质上是家长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最普遍的问题是溺爱和对儿童

7、的期望过高,反映出家长普遍的焦虑心态。缺乏自信忽视规律渴望补偿教育的浮躁第一生物性焦虑家长关注的核心:对子女的人身安全第二成长性焦虑家长把儿童成长的责任完全彻底地揽在自己身上,采用催赶的方式,加速儿童的成长。剥夺儿童的游戏权利,把儿童置身于成人的监视中,喋喋不休地灌输成人社会的知识和经验。第三目标性焦虑许多家长对孩子寄托过高的期望,不仅仅是长期目标过高,而且近期目标也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第四社会性焦虑商业炒作的结果(三)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大众媒体对社会文化的放大作用措施:重视推广先进文化、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将中国传统

8、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文化相结合。(四)个体因素(关键因素)个体的性格和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性情古怪22%偏食25%多动、坐立不安20%焦虑、紧张5.8%情绪抑郁、自卑11%不良习惯8.8%健康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