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

ID:36116206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幼儿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幼儿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幼儿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幼儿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o一、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o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o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论述不是太多,但也有若干具代表性的观点,如“心理健康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o“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

2、标。……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等等。o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o1、智力发展正常o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o一般,把智力看做是以思维力为核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o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o情绪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o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o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也比较差,但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得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o4、行为统一和协调o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变

3、得有了条理,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表达情感的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o5、性格特征良好o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o三、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o1、溺爱、娇惯、迁就----导致自我中心o2、家长的期望过高,攀比o3、家长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和对待儿童o4、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模仿暴力,对环境敌视o5、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o6、经常被批评和责骂o7、在集体环境中被忽视----导致自卑、不自信o四、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o(一)情绪情感问题及教育o什么是情绪?o情绪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的态度、体验。o

4、狭义的情绪是指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如生气、愤怒、恐惧等。o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有着广泛的联系。(情绪过激而出现极端行为)o1、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满足合理的情绪宣泄o情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积极的情感、消极的情感,愉快的情感、痛苦的情感之分。o2、情绪调节o帮助孩子学习情绪、情感的调节。接受自己的情感变化并能逐渐加以调节。o控制情绪情感、调节情绪并不是压抑,而是进行疏导。o通过谈话、活动、散步等方式来调节,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抚摸、拥抱)、表情(微笑、注视、眼神认可)使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疏导。o当然,如果孩子懂得寻求帮助,说明孩子具有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o3、情绪、情感的培养o

5、1)爱的情感:爱父母、爱家人、爱小朋友、爱老师……贴近孩子的生活,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的人、事、物。o2)同情心:对他人的痛苦、不幸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同情弱者。o3)自尊感、责任感:渐渐学习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能负责任。o4)做错事懂得羞愧、内疚,有羞愧感、内疚感o5)讲道理、不任性。o(二)行为习惯问题与教育o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o习惯: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它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经长期积累、反复强化,在大脑中具有比较稳固的神经联系产物。o习惯的特性:后

6、天性、稳固性、下意识性、可变性。o(三)意志力的培养o意志力的特性: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o现在的孩子普遍任性、怯懦、脆弱,怎么办呢?o吃苦锻炼、体育锻炼、冒险运动均有利于孩子克服任性、怯懦、脆弱。我们的孩子从小抱得多、吃得细、穿得多、锻炼少,必然导致任性、怯懦、脆弱、娇气。o五、针对儿童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o任性的孩子(大多数是娇惯、溺爱出来的)o1、故意忽视,冷处理。o2、情绪稳定后的教育。o自卑的孩子o1、改变形象。穿上漂亮的衣服,走路挺胸抬头,说话简洁。o2、语言暗示。给予积极的语言暗示。o3、发现长处。o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o1、用形象、直观、生动的事物吸引他。o2

7、、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提高其专注力。o3、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o攻击、破坏的孩子o1、给予坚决制止。o2、暂时隔离法。(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撤除玩具、书籍等大多数强化物,实行暂时关禁闭,5分钟左右)o成人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o1、好的态度。(不能感情用事、情绪化)o2、了解孩子,尊重孩子。o3、帮助孩子建立自信。o4、允许孩子犯错误(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o5、对出现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孩子要有耐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