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

ID:40390150

大小:453.1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8-01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学生心灵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耿喜玲走进心灵的两条路:1、极端的路:虐待狂2、真正的路:“爱满天下”——弗洛姆《爱的艺术》讨论:老师究竟为什么要体罚学生?理解是对学生作为一个人,发展中的人的本质性认识!1、没有孩子认为自己是差的或者不可救药的2、每个孩子都想更出色,都有良好的发展愿望3、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4、每个孩子都想获得尊重和肯定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呼唤心理健康教育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人类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危机可能带给人们更加深刻而持久的苦痛。--WHO专家全球观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据调查,全

2、球许多国家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欺负同学、逃学、离家出走现象,抢劫、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令社会各界为之忧虑。对1647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小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16.4%;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14.2%;高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14.8%当前小学生面临的 三大心理问题学习适应不良,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孤独冷漠,缺乏积极的交往意识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的主要表现与原因(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三)与父母、师长

3、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心理(五)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学生不良心理行为的成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1.社会评价导向的偏离2.社会不良环境助长了学生不健康的心理3.物质丰裕导致刺激阈的变化家庭因素1.独生子女的特点2.隔代抚养的负面效益3.家庭不恰当的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和老师素质存在问题的负面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满足合理需要及时调治提供指导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当好学生的 心理保健医生(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心理状态的平衡与和谐(五)什

4、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1、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2、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二、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其他教师身份的区别与联系1、与班主任相同:面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区别:班主任更多是管理者身份,强调纪律与秩序。心理教师则主要承担对学生

5、的辅导任务,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集两种身份于一身时候,容易发生角色冲突。2、与心理咨询师相同:都是做人(学生)的心理、精神的工作。区别:服务对象不一样。(全体与个别,正常与异常)服务的要求不一样。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一样。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区别教育辅导咨询心理治疗常态的对象异常的预防的功能治疗的认知的内容情感的团体的重点个别的结构的方法非结构的终身的时间定时的三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截然分开,有部分重叠与交叉。(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活动的区别与联系相同:1.工作对象均为学生

6、。2.目的、职能均是育人。区别:1.学生观不同。(评价性、移情性学生观)2.内容除共同交叉部分外有些不同。(各有独立的部分)3.目的总的一致,具体目标上有差异。4.方法上有所不同。1.学生观不同。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都是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辅导人员则把学生视为有着自身需要的“当事人”,把自己看作从旁提供帮助的服务者、协助者。在师生关系上,德育工作中的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辅导教师则更像是学生的“参谋”、朋友,甚至是他的“同伙”。德育工作者更多地持“评价性学生观

7、”;辅导教师则更多地持“移情性学生观”,强调要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并运用同感,设想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当然,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认可学生一切思想和行动。2.内容不同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内容存在交叉关系。除了共同的部分外,各自都还有一些他方包含不了的东西。如学习辅导、择业辅导中就有一些内容不属德育工作的范围。德育工作一般也不处理和解决诸如神经过敏性焦虑、强迫观念、厌食等纯属于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反过来,心理辅导一般不直接解决、也不能直接解决政治观点、立场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

8、正是德育(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狭义的道德教育方面,在一些基本道德规范包括社会公德的教育上,在确立人生观、寻找人生意义等方面,存在着心理辅导与德育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3.目的不同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在我国来说,它们都是为四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在具体目标上它们又有差异。德育工作重视按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