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32356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6
《高中语文47《匡超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7《匡超人》教学任务:1、课前,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2、课上,与学生一起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探讨《儒林外史》的影响,以及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第15-18回,全面了解匡超人变质堕落的全过程。4、课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教学安排:2课时步骤一:说说“儒家”和“儒林”儒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儒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看特殊的地位。东汉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屮是这样说的: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
2、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Z隆,殷、周Z盛,仲尼Z业,己试Z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乂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Z,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寝衰。此辟儒之患。(幻灯片显示文字)作者笔下的儒林是个怎样的社会呢?这里的人物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之流吗?读一读《儒林外史》,理一理其中的人物,答案便不言自明。(幻灯片出现问题)吴敬梓把作品的主要人物锁定在儒士阶层,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构筑芸芸众生的儒林,来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功名富贵等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有
3、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作者取材视角之独特,对社会批判的力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步骤二:说说你所知道的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步骤三: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社会意义《儒林外史》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却又令人含泪去笑的人物形象,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又被视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匡超人的形象别具意义,作者借助他把儒林中那些附庸风雅者与追求功名富贵者集中到一起,既展示了士人秀才们的酸腐,又显示出追求功名富贵者的辛辣。唯匡超人一个便己穷极文士情态,荟萃儒林的痛与丑。作者对他笔下的匡超人及其他人物的态度只是批判与抨击吗?阅读课文,从三个方面讨论
4、并分析匡超人的形彖特征。讨论一:课文节选部分的匡超人,已经由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反映出來的?注意小说中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匡超人的无耻行为为自己开脱辩解你的独特感受。对待家人的态度不顾夫人肯否,执意送她去乡下。隐瞒婚史,与辛小姐再婚。闻夫人之死,要母亲、兄长争名份。对待儒林旧友的态度闻潘三入监,恕不探望。怕承担赏罚不明Z虞。恬不知耻白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11恶之人,他的言行举止与儒林众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语言、心理活动已使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他
5、的行为结果却如此令人生厌与不屑。然而,作者笔下的匡超人最初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丑恶的人,而是一位心地善良纯净,却又讲孝道、重友情的青年。讨论二:小说是如何描写心地善良,却又讲孝道、重友情的青年一一匡超人的?让学生回顾叙述自己从小说第15-18回里读到的匡超人形象。第15回:匡超人头一年跟着一个卖柴的客人来省城杭州,在柴行里记账,不想客人消折了本钱,不得回家,于是流落在此。遇到马二先生,受到夸奖:“又動学,又敏捷,可敬可敬!”并且得到他十两银子的资助。马二先生让他回乡读书,“图个日后宦途相见”;并且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从马二先生这里,匡超人第一次
6、知道能够求取功名富贵,“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这是马二先生给他上的笫一课。第16回:回到家乡乐清县,匡超人见人作躬打揖,甚是知书达礼。整日杀猪磨豆腐,帮助久病在床的老父亲出恭,念书至四更鼓。作品屮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突岀匡超人是个顶极孝子和酷爱读书之人。因他的知书达礼和勤奋苦读,受到知县的提拔,中了相公。第17冋:因知县提拔屮了相公,却因知县遇事,将会祸及于匡超人,于是,他只得躲回杭州,旧地重游。客舍中遇到景兰江,景兰江不喜欢马二先生的时文(功名),在一次众人饮酒之时,景兰江问道:“众位先生所讲中进士,是为名?是为利?”众人道:“是为名。”景又说道:“可知道赵爷虽不曾中进士
7、,外面诗选上刻着他的诗儿十处,行遍天下,哪个不晓得有个赵雪斋先生?只怕比进士还享名多着呢。”匡超人听得,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一种道理。一一除了马二先生说的功名富贵之外,还有士林秀才们的附庸风雅之趣。经过这一祈见识之后,匡超人的思想与精神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小说在第18、19回里写到他与潘三的相遇,则使他彻底陷入了腐化堕落的儒林大染缸。在潘三眼里,“这一班人(西湖诗会诸友)是有名的呆子。”景兰江因为做诗把头巾店的木钱做得精光,并且告诫匡二相公,“在客边要做些有想头的事,这样人同他混缠做甚么?”在潘三的招待之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