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

ID:41992070

大小:4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05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_第1页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_第2页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_第3页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_第4页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探究摘要:当前,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正面临新的突破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文章以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为例,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各方面加以论述,目的是培养具有高职特点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工作过程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31-07一、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1•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定位

2、大而全,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服务、软件应用和软件销售都包括在其中,专业定位没有明确的方向,学生也不能按兴趣选择学习。2•课程体系不明确。因为专业定位不明确,导致课程体系粗而不精。项目开发实训等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使学生的开发能力达不到企业的实际要求。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软件的实际应用有很大距离。3•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单一。教学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先讲解知识点,再做项目的方法,使学生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没有完整的概念;不能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容易失去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

3、没有采用真实的环境和真实的案例,使学生体会不到真实的开发过程。4.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虽然很多学校建立了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利用率很低,常常挂了牌子就不联系,学生基本没有校外实训,也没有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5•教师达不到真正的双师素质。有的教师缺乏项目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不能向学生传授真正的项目开发方式,只能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只对自己教的课程比较了解,而对整个课程体系没有完整的认识,课程之间的衔接掌握得不好,导致学生不了解每门课的作用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学习抓不住重点。本课题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进行研讨,目的是研究出适合广东科

4、贸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研究内容1•确定专业定位。2012年,中国软件产业存在至少20万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这个缺口还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IT人才的短缺严重阻碍了中国IT产业的发展。据广东省人力资源部门的统计,近几年的广东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40%,其中绝大部分是软件和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而且,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范围较为广泛,如表1。软件技术的职业岗位分布比较

5、广泛,主要归纳为三类:软件开发、软件服务和软件销售,软件开发包括主要有系统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数据库管理等各岗位,软件服务包括网站建设和管理、软件技术支持、技术文档管理和软件售后服务等,软件销售包括软件批发、软件零售等。通过对国内、省内软件人才的需求分析,软件技术人才的结构和素质要求分析,结合本院软件技术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为:软件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广东省珠三角地区IT企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软件开发、软件

6、服务所需的系统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J2EE架构进行B/S应用软件开发,并熟悉网站建设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2•确定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目标。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需具备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1)专业能力。编程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文档书写及阅读能力、软件测试能力、数据库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一定的开发中小型动态网站和企业级应用开发的能力、知识技能的更新和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工作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同开发能力。(2)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承受压力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保密意识。(3)方法能

7、力。自主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项目计划能力和管理控制能力。3•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培养模式,建立起以岗位需求为体系的培养模式,并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对高职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和比较,我们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种模式的综合,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初步构建了'‘三方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方合作办学”是指学校、教育服务中间机构和企业联合办学。在实施新型三方合作办学中,合作单位发挥各自优势

8、,分工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办学的效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方任务分工如下:企业,负责提供最新的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以及可嵌入到教学中的实际开发项目;教育服务中间机构,负责根据最新的技术需求在世界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