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比较阅读”的策略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比较阅读”的策略优化作者:沙珠双作者简介:沙珠双,永嘉县瓯北中心小学(浙江温州325100)o原文出处:《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7年第20179C期第55-57页内容提要:比较是阅读教学屮重要的策略乞一,也是教师常用熟悉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走过场、成效低。文章从“情境”“目标”“时机”“思维”四个维度,提出了“比较”阅读策略要从关注理趣到创设情趣来优化比较情境,要从指向内容到指向形式来优化比较目标,要从按部就班到精准投放来优化比较时机,要从纵向求证到横向发现来优化比较思维,以期提高比较教
2、学之成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期刊名称:《小学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6期关键词:核心素养/比较策略/阅读教学优化"比较”情境:从关注理趣到创设情趣比较阅读重在还学于生,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自主探究,完成对文本语言个性化辨别,发现异同,完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学习过程。这样思辨的课堂理趣比较浓,所以在中低段"比较”阅读策略的运用,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优化情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兼顾学生情感和趣味性。【课例解析——《小柳树和小枣树》】《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二年级一篇课文,写字、识字是课
3、堂教学的重点。在处理〃浅〃和〃光秃秃"认知难点上,笔者通过直观画面对比以及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在趣味活动中突破难点。PPT上显示的三棵柳树,在〃深绿色〃〃浅绿色〃和〃枝叶繁茂〃〃光秃秃〃上做了有意识的区别。教学时,学生们玩〃对号入座"游戏,辨认哪一棵是小枣树,哪一棵是小柳树,说理由。结合文本语言和生活经验,通过①③,②③的比较,寻求差异,学生巧妙地理解了"浅"和〃光秃秃"的文本意义。在这个求异比较过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观察、分析”并联结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小柳树和小枣树形成具象,准确认识和把握两棵小树各自
4、不同的特点。这样的比较情趣与理趣兼得。二、优化〃比较"目标:从指向内容到指向形式我们常在单篇文本内、多篇文本之间,甚至将整本书与整本书进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比较。在比较中总结出关于写法、读法、学法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深刻,最终提高阅读力。求同目的是发现对比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认识语言(语修逻文)规律。求异,则寻求差异,认识对比材料中存在的语言(语修逻文)个性,掌握个性背后特有的语言现象。在进行材料比较时,思维应有条理性,不能只是引导发现内容上的异同,比较要有侧重点,为既定的教
5、学目标服务。【课例解析——《丝绸之路》】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表达,产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历史故事的愿望。对应学习活动设计:对比阅读,升华认知。L补充阅读两篇课外读物,比较异同。2.发现课文表达秘妙。3.跨越两千多年,走过历史的长河,再来看看如今的这条伟大之路。观看微视频《穿越千年的丝绸之路》。4•推荐课文阅读有关资料和书籍《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希利尔讲世界史》。【课例解析——《顶碗少年》】教学目标之一:聚焦三次表演,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文本反复叙事的特点。对应学习活动设计:聚焦三次表演对比,发现反复叙
6、事结构。L默读三次表演,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整理发现。3.聚焦第三次表演:为什么略写?4.聚焦第二次表演:与第一次表演不重复吗?小结:反复叙事。5.比较学过的课例:《小蝌蚪找妈妈》《生命生命》。6.小结:反复叙事要根据表达需要选择组织材料。以上两个课例来自温州市2016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的教学设计。从以上课例中我们发现,《丝绸之路》运用了两次〃比较"阅读策略。第一次补充百度百科中的"丝绸之路〃,发现百度百科的文字是概述性,课文语言则是〃故事+概述〃,更有可读性。第二次补充微视频《穿越干年的
7、丝绸之路》,从文字和影视两个角度比较异同,感受历史发展,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阅读期待,最后推荐阅读书目。这样〃比较"阅读策略的运用目标指向"产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历史故事的愿望",所以执教老师重在同样的一段历史比较不同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关注。《顶碗少年》很明显重在异中求同,〃比较"目标直指不同文本的共性规律"聚焦三次表演,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文本反复叙事的特点"。第一次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三次描写表演的语段,通过三次顶碗表演的比较阅读,发现每一次表演都写到了少年、观众、碗,但又有侧重点,从而
8、梳理出文本反复叙事、详略得当的结构。第二次比较策略的运用出现在结课阶段,把课文与学过的课例《小蝌蚪找妈妈》《生命生命》进行比较,得出反复叙事要根据表达需要,在选择、组织材料时精心考虑详略处理的结论。三、优化比较时机:从按部就班到精准投放"比较"阅读策略的运用,不能为比较而比较,比较应有真问题。为了探究什么进行比较?比较哪些对象?什么时候比较?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对比"阅读策略时能抓住时机,精准投放,在学生"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