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34923
大小:69.1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5
《赵洪奎《中国古代文学》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说课赵洪奎说课提纲一.课程介绍;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手段与方法;!1!教学条件;五、教学效果;六、课程特色;八、建设思路;九、教学程序设计。一、课程介绍《中国古代文学》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该课程的重要性有:(一)课时总数及学分总数居于各门专业课程之首;(二)为其他文学、美学等课程提供文学资源和思想资源,为古代汉语课程提供语言材料;(三)是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是从事教育工作和一切文化工作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就业必备的多种重要素质。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家、作品
2、的特色与成就;着重展现历代文学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各体文学嫗变的内在规律。(-)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主干,配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使学生较为全面而又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二)开列参考书目,供基础程度、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扩大知识范(三)实践性教学主要通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来实施。(四)我们力求以审美原则为指导,以现代眼光审察、阐释古代文学的发展,了解先人情感生活复杂而又悠久的变化过程,并逐渐延伸到现代。三、教学手段与方法(一)教学手段1.使用录像、录音、电视、电影等电化教学手段;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3.制作电子课件,使用多媒体技
3、术。(二)教学方法1.授课;2.课堂讨论;3.做作业;1.考试;2.撰写小论文和毕业论文。3.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率;4.利用网络等辅助手段,强化教学效果。E1!教学条件(一)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及其配套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各2册,郭兴良、周建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资料1.中文系资料室;2.学校图书馆;3.网络信息。五、教学效果(-)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二)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六、课程特色(一〉内容特色: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非常完整,非常成熟;学术、教学传统非常深厚,是中文专业历史最悠久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传
4、统积淀最为深厚的课程之一。(二)师资队伍:队伍整齐,力量雄厚有多位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的学者.教授如李德身、孙绩元等代代传承,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课程体系和优良的教学传统。本课程现有任课教师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都较合理。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整体较高。(三)教学成效:深入改革,成效显著1.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2.实施实践式教学;3.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兼融并重。《中国古代文学》是我校校级优秀课程,历届中文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古代文学方面的选题比重都很大,可见该课程较受欢迎O七、存在问题1.(一)课时少,作品学习不够以前课时四
5、学期每周分别是4、3、4、3,现在课时四学期每周分别是3、2、3x2,减少很多。2.作品讲授少。必须重视和尽可能增加作品的教学。(二)课堂教学文学史论,有无必要1.从作家介绍到故事梗概、作品欣赏,面面俱到。尤其是有关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十分详尽。2.课堂教学,文学史变成了文学史论。教师讲授的往往只是结论和观点,大多是主观判断式的结论;3.学生要做的,就是记忆作家作品的名称,背诵所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分析结果。这是全国各高校这门课的普遍教学状况。其弊病在于: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三)课程改革的设想和难点本课程改革计划的初步方案是:以作品选的学习代替目前的文学
6、史论的教学,并尽可能地增加课时数。这需要注意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平衡点和面的关系。重点学习大家名作,一般作家作品如何兼顾?文学史的线索如何贯穿?当务之急应该是编撰一部合适的教材,既要保证有足够的作品数量,又要能够点、面兼顾,使得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系统学习,对于中国文学史有大致的了解。2.教师如何适应。一旦以学习作品为主,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是灌输式的,而必须是讨论式的、互动式的。教师要增加付出很多,是否适应?八、建设思路(-)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1.利用本课程的师资优势,不断加强课程管理,优化教学内容,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根据学科发展和目前
7、教学实际的变化,对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修订;3.调整课程的内容安排,修订教案;1.建立起完整的习题库、阅读书目;2.制作课件,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完整、适用的课件。(二)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1.两年内争取在学校教改立项中申报成功2个项目;2.《诗词教育》将作为重点项目申报省教改项目。(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在两年内争取公开出版专业教材1种,校内印刷专业教材1种。(四)进一步开拓、丰富课程网络资源,优化课程网络体系。九、教学程序设计课例:第三章第一节苏轼的词(一〉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框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