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龚翔荣)案例1从“保鲜膜事件”看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案例1从“保鲜膜事件”看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

ID:41930854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案例1从“保鲜膜事件”看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_第1页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案例1从“保鲜膜事件”看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_第2页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案例1从“保鲜膜事件”看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龚翔荣)案例1从“保鲜膜事件”看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从“保鲜膜事件”看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2005年10月,在人们对公共安全事件已见怪不怪的麻木中,“PVC食品保鲜膜”激起了不小的震动。“PVC食品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人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这一报道立刻使PVC保鲜膜的危害性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上海市质监局迅速出面表态,将对上海超市使用PVC保鲜膜的情况进行全面抽查,同时将对PVC保鲜膜的安全性进行检测。消息迅速扩散。在卫生部所在的北京,市场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度已经迅速上升。“PVC食品保鲜膜”一事,演化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安全事件。首先从技术层面看,PVC保鲜膜究竟是否有害?据北

2、京市塑料研究所的一位工程师向媒体表示,PVC材料本身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是安全的,但在加热状态下则可能存在危险。因为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它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必须要加入大量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增塑剂,增塑剂在加热的环境下容易释放出来,并渗人食物之中。DEHA食用后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甚至精神疾病等。正因为如此,欧洲早在1992年就禁止使用PVC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禁止使用PVC食品包装。据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宣布,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材料。既

3、然如此,为什么PVC食品包装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还大量使用呢?要探究这个答案,就揪出了问题:中国现行的国家卫生标准有一部分已经过时了。据了解,中国现行的国际卫生标准是1988年制定的。从那时起开始实施的《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和1994年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丰标准》,都认可PVC可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包括保鲜膜。问题看来清楚了,我们的公共政策调整没有跟上步伐,没有及时调整。在一些发达国家因为潜在的安全隐患而纷纷停止使用PVC保鲜膜时,我们忽略了相关的信息,或者说我们还顾不上如此挑剔,因此我们的公共政策就表现出了差距。在这件事情

4、上,我们与别人的差距是5〜13年。这算不算公共政策的失职?这样问可能太尖锐,但不这样较真可能就发现不了问题,就难以真正有所改进。20.03年席卷国内的SARS疫情,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没有了解到以公共政策来实现公共管理的重要,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意识到了,因为学费已经交过了。就PVC保鲜膜这…个案来说,至少在两个环节上存在值得改进之处。一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体系存在问题。我们的食品安全标准应该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时代要求发生变化,这方面我们有先进的标准可循,有榜样可以借鉴,只需要主动与国际接轨就可以了。公共政策也应该

5、与时俱进。二是公共政策的执行存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管理之中既包括服务,也包括监管。行业管理或者市场管理,都属于公共政策的执行之列。在现实之中,国内各地都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PVC保鲜膜事件应该成为一个坏事变好事的开始,引导各方面毛够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中,向着更合乎时代要求的、更有效率的、更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结合案例中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在本案例中体现了公共政策存在的那些问题?2.我们应当如何改进,以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3.你所了解到的还有哪些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4.你认为造成文中问题的

6、原因是什么?你同意文中的意见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