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25854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设计新民小学李玲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学会判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概念。2.让学生经历制作、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方法,检测更多的物体。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归纳、提升科学概念。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形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提高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二、重、难点:重点: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概念和安全用电意识培养。难点:制作检测器和探究检测物体的方法。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电池、导线学生准备:电路检测器、木
2、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钢笔、插头等20多种材料。四、教学模式:引导一探究式程序流程: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提升科学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收集整理数据——结合收集的信息、分类、找出规律——巩固扩展理念支持:围绕主题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搭设课堂实现主动、自主学习的平台。从学科走进科学。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含量,在平等交往的多项互动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感、过程与方法的同步发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演示实验:连接电路(用一节抽掉铜丝的导线连接电路,观察有什么现象)。2•学生观察:会出
3、现不亮的现象。(二)引导学生探究、提升科学概念1.教师结合小电灯泡不亮的现象,引导学生猜想小电灯泡不亮的原因。2.小组合作制定研究计划3•分析现象:电线里面的一股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电线外包着的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1.投影出示科学概念:导体: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绝缘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板书课题:导体和绝缘体(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检测橡皮方法1.引导学生制作电路检测器。2•小组合作研讨、交流,设计检测一块橡皮的计划。①提出问题:要知道一块橡皮能不能通过电流,我们该怎么检验?②小组讨论、交流发表意
4、见,提出研究、制订计划策略。(作好计划记录)③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橡皮的过程。(教师提示自学)①学生展示检测橡皮的过程。3•学生评价(生生互动)检测橡皮的过程情况。4•分析、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四)检测20多种物体,收集整理数据1.教师引导学生用检测一块橡皮的方法,检测20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2•提出要求:(投影)①每小组要分工、合作,人人参与。②一定要按照检测橡皮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严格的检测。③要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把检测完的和没检测的分开)。④认真作好检测记录(把收集的信息填写在黑板上的表格内)。⑤检测完准备的物体后,可自行寻找学习用具和
5、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五)结合收集的信息、分类、找岀规律1.汇报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电珠发亮,哪些不能使小电珠发亮。2.根据小电珠的亮与不亮进行分类(导体和绝缘体)。3•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做出自己的描述(凡是金属都是导体,大部分非金属是绝缘体)。4•提出探究屮产生的新问题,相互启发解决。(六)巩固扩展1•对插头、卷笔刀等进行判断(哪部分是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工人利用导体把电送到我们需要的地方,工人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进行安全用电)1.拓展研究——水①指导学生用检测器检测水(观察电珠亮不亮)。②师出示电流放大器来检测电珠亮不亮。③得出结论:水是导体。2.安
6、全用电意识培养①观察教室里的电器哪部分是用绝缘体材料做的?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的?为什么?②观察修理电器的工具,说明工具的哪部分是用绝缘体材料做的?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的?为什么?③结合知识引导学生说出如何安全用电,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把导线不能皮破损;不能用湿布擦拭开关或用电器;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布是绝缘体没有水,湿布有水是导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