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问题导学: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策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导学: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策略探索作者:王应江作者简介:王应江,广州市口云区教育发展中心(广东广州510440)o原文出处:《中小学德育》(广州)2018年第20181期第61-62页内容提要: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应有Z义。问题导学策略强调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驱动教学,通过创设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案例情境,搭建学生生活体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桥梁,并以问题为主线,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究与互动对话,以此加深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实现政治认同。期刊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复印期号:20
2、18年06期kJ•思想政治课/问题导学/政治认同素养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文章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强师工程)课题“问题导学: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016)成果。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国家意志表达的主干课程,积极回应时代发展,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课程的应有之义。[1]然而,由于受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和教师教学观念、方式的影响,教师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过分关注〃教"而忽视〃学〃,课堂缺乏思维含量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课堂难以走进学生心中,更难
3、以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我们尝试开展〃问题导学〃策略探索,力求在课堂互动体验中使学生自主构建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认同感。以下,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为例,阐述我们的探索。目标驱动,强调”情感与态度”学界提出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我国,政治认同表现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赞同。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知性教育,更要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同。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必须重视情感、
4、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目标与要求,包括:对国家道路和制度的认同、对政党与政府的认同、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角色的认同、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同等。这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摒弃以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以学生的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同为重要目标,驱动学习过程。思想政治问题导学课堂强调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情感目标的驱动,激活并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实现政治认同素养的自主建构。"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明确人
5、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等,从而明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本课重在让学生体会正确行使公民选举权利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尝试参与民主选举,树立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珍惜选举权利。在这一目标驱动下,教师尝试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政治情感,让学生真切感受行使公民选举权利的重要性,逬而提高学生对我国选举方式的政治认同。二、情境体验,沟通〃知识与生活"当前,情境教学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常态。有适宜的情境,才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6、,引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认知的理解,进而实现情感上的认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情感认知,通过创设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案例情境,实现学科逻辑与学生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如此,才能打通学生生活体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桥梁,为学生从认识、认知到认同我国的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创造条件。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多数还未亲身参与过人大代表的选举,但是他们从电视、网络等媒体,观看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盛况。同时,学生在日常班级生活和校园生活中,曾经历过班长或学
7、生会选举。因此,我们首先通过播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回顾和感知"选举";之后,请同学们从班长选举的经历出发,探讨不同选举方式的利与弊,并通过模拟活动,体验民主选举过程。如此,以具有生活气息的案例情境,激活学生主体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认识选举,体验民主选举,感悟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三、问题主线,强化〃思考与对话"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的自主建构之上,经由学生的主体探究、判断和独立思考,才能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政治认
8、同。这要求思想政治课堂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探究与思考,强调在互动对话中深化学生对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实现情感认同。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课堂以问题为主线,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和互动对话。在教学中,我们针对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