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0800
大小:2.22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1-29
《气管切开后病人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管切开的护理讲解人:苗苗一、气管切开的概念和目的二、气管切开的适应症三、气管切开术四、套管的构成五、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六、气管切开的禁忌症七、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一、气管切开的概念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将病人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放入适当大小的套管,病人通过套管呼吸,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已有很大的扩展。成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气管切开的目的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对于意识不清、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的分泌物误吸入肺二、气管切开的
2、适应症1、喉梗阻:咽喉部炎症、肿瘤、异物、外伤或瘢痕性狭窄等因素引起的急慢性喉梗阻2、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下呼吸道炎症、胸部外伤或术后不能有效咳嗽排痰以至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者3、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4、预防性气管切开:某些头颈、颌面部、口腔等部位的手术,为了便于气管内麻醉机防止血液、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者5、其他:某些需要气管内麻醉手术而又不能经口鼻插管者,呼吸道异物不能经喉取出者三、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的用物准备和操作方法用物准备:无菌手套皮肤消毒用品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吸引器气管切开包
3、吸痰管照明灯操作方法第一步: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过伸位,使下颏、喉结、胸骨切迹在同一直线上,气管向前突出、暴露。第二步: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吸痰时,当气管内有气管插管时,要调整气囊位置到声带上方,以避免损伤气管插管。可以在局部行局麻。建议选用2~3软骨之间为穿刺点。第三步:以左手拇指中指固定甲状软骨,示指置于环状软骨上方,右手持刀在选择的穿刺点作一3~5厘米的切口。第四步:分离各级组织,暴露气管。纵切口第五步:切开气管,插入合适的气管套管,吸净分泌物,检查有无出血。第六步:气管套管用寸带固定
4、于颈部打死结以牢固固定。切口一般不用缝合,若过长,可在切口上方缝合一两针,最后用一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1.体位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但临床术后病人多采取头高足低位较舒适,单纯喉梗阻气管切开的病人自由体位,多坐位头前倾。专人护理,留有陪护一人。护士娴熟的技术,和蔼的态度,亲人的陪伴,给病人较强的安全感,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术后难点护理2.术后防止发生脱管,首先气管套管上的系带要松紧适宜,能松松的容纳一根手指为宜。为防止因渗液浸湿而经常更换系带,可以在系带外串上止血带,这样有利于擦拭
5、,减少更换系带引起脱管。还应避免术后病人剧烈咳嗽和打喷嚏,引起脱管。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操作。气管切口的护理①由于痰液分泌物刺激,术后病人颈部切口易感染,应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用2%碘伏消毒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以至皮肤长期受刺激产生糜烂。②使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垫能使滞留的痰液易于吸收,一般每日更换气管垫2次,如有分泌物增多或出血多时应及时更换,并保持清洁干燥。气管垫具有止血、抗感染的作用。气管套管的护理气管切
6、开患者由于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易使气管内干燥、痰液黏稠、结痂,因此内套管应定时取出清洗消毒。取出清洗消毒时间不超过30分钟左右,防止痰液阻塞和细菌污染,我科均采用浸泡消毒法,先用清水清洗,再用0.3%双氧水浸泡30分钟,浸泡消毒后用0.9%氯化钠彻低冲洗后重新放回内套管。3次/日。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采用法:a.雾化吸入每天2~4次,雾化穿透力强,水蒸气能直接进入肺泡,这是湿化滴液达不到的。不过雾化时因吸入气中有水蒸气的存在而使氧分压相对降低,同时热蒸气能刺激黏膜的分泌使痰液增多,常出现呼吸困难。故湿化时间不
7、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分钟。雾化吸入0.9%氯化钠100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4000单位,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每次15~30分钟,每天2~4次,可遵医嘱。也可以雾化吸入坦克舒20mg。b.定时气管内滴药。可给予气管内滴药,每小时1次、药液按医嘱。气管内滴药不但可以稀释痰液,也可以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同时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一次,叩背时手指并拢向掌心弯曲成空心拳,从肺底到肺尖反复扣击,有利于痰液吸干净。饮食经鼻饲喂食的在24小时后先给病人鼻饲米汤、蛋羹等易消化的食物,慎喂牛奶,豆浆等易引起腹胀腹泻的食
8、物。鼻饲注入速度宜慢,防止误呛,经常更换胃管放置位置,以防鼻腔粘膜出血、糜烂。术后7—14天切口愈合后,病人可试行经口进食。可先嘱病人带胃管喝无菌生理盐水及或进食糊状食物(如香蕉等),嘱病人细嚼慢咽,进食前多做空咽动作,吞咽时要用力,努力使喉口抬高,协调各吞咽肌的功能。进食时调整好头部位置,多加体会,找出适合进食的最佳体位。吞咽时食物量要少,次数要多,循序渐进。如出现剧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