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

ID:41876208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_第1页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_第2页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_第3页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_第4页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寻求比较诗学研究的新路径曹顺庆在《中四比较诗学•后记》中,我曾指岀:“比较不是理由,只是研究手段。比较的最终口标,应当是探索相同或相异现象Z屮的深层意蕴,发现人类共同的'诗心',寻找各民族对世界文论的独特贡献,更重要的是从这种共同的'诗心'和'独特的贡献'中去发现文学艺术的木质特征和基木规律,以建立一种更新、更科学、更完善的文艺理论体系。”时光如梭,一晃十余年过去了,比较诗学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呈现一派兴旺发达之景象。但我至今仍然坚持多年前的这一观点,主张比较不是目的,只是研究手段和方法。不

2、过,有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虽然我在研究目的上并没有改变,但在比较研究的方法上却已经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是从中西两极比较,转向了总体文学式的全方位的多极比较;其二是从文论范畴的对比研究走向了文化探源式的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这两大变化可以说是我在比较诗学研究漫漫求索途屮的重要收获。而最近完成的《中外比较文论史》,正是我这些年研究探索的结晶和总结。自出版《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两汉文论译注》、《中西比较诗学》等著作后,我便开始着手探索另一条路,即从总体文学的角度来研究比较诗学。为

3、什么要探索这样一条路径呢?1989年《文学评论》第2期发表了我的《从总体文学角度认识〈文心雕龙〉的民族特色和理论价值》一文,我在文屮指出:仅仅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从中西文论的比较中来确定《文心雕龙》的历史地位,尚缺乏一种真正世界性的宏观眼光。西方人视西方文学为世界文学固然不对,中国人以中西两极文学为世界文学亦不恰当。因为卅界文学理论并不仅仅为西方与中国所具有。用中四对比的方法,固然也能说明一定问题,但最终不能真正确定屮国文论在世界文论史上的地位。这是因为:第一,超过西方并不等于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

4、在古代文学及其理论方面。第二,中西的对比研究,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对等的:要么缺乏纵向的时间一致性,要么缺乏理论内涵的类同性。这种不对等性的比较,很难确定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亮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要真正确定《文心雕龙》在世界文论史上的地位,或者说确定屮国古代文论在世界文论史上的地位,不能够仅仅以屮西两极比较或屮西二元对比来加以确定,而必须以世界批评史的宏观眼界,对世界各国、各文化或文明圈的文论一视同仁地予以重视。即不但重视以古希腊、罗马为源头的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也要重视以《舞论》

5、为代表的印度古代文论;既要充分肯定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成就,也不能忽略阿拉伯、波斯、日木、朝鲜、越南等国(文明圈)的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只有在充分考虑了世界各国(各文明圈)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确定《文心雕龙》(或中国占代文论)在世界文论史上所应有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我的这一看法,得到了学界同仁的支持,《文学评论》89年第2期《编后》指出:“曹顺庆谈《文心雕龙》的文章,对国内'龙学'研究的沉闷局面开出了一条新门径,作者推导的结论意见及其论述的示范作用,也是值得注目的。”香港《星岛H报》

6、(1989年1月17H)发表文章指出:“国内一位青年学者曹顺庆教授,在其论文中谈到《文心雕龙》的世界性地位和价值,颇能高瞻远瞩,言而中节。”我感谢学界同仁的鼓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从总体文学角度深化比较文学研究的信念。1989年,我拟出了《比较文学史》写作大纲,试图以总体文学的方法,融全世界文学为一体。我的设想很快得到全国各地学者的热情支持,参加《比较文学史》撰写者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屮文大学、华东师大、天津师大、陕西师大、湖南师大、西南师大、

7、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深圳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其中有老一辈知名学者茅于美、丰华瞻,也有中青年著名学者如王宁、钱林森、叶舒宪、杨武能、谢天振、刘象愚、郁龙余、王晓平、何乃英等。著名比较文学家李达三(JohnJ.Deeney)亲自写序指出:这是一部“内容深广,人们十分需要的著作。”该书于1991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称此书为“汇集了我国近年来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的“大型比较文学学术工程”,“是我

8、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件大事”。②由于从总体文学的角度来撰写这部《比较文学史》,克服了以往世界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大谈西方而忽视东方,或只谈外国而不论屮国的“西方屮心”的偏向,将纵向的文学发展与横向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联系起来,并将中国文学发展史纳入其中,用纵向发展的经与横向比较的纬,将全世界文学织成一个完满的整体,让读者从纵横两个不同角度,更好地认识全世界文学这张完整的“网”,认识文学交流与影响在文学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并在比较Z屮更鲜明地认识各国文学的不同特征及其对世界文学的独特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