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75698
大小:219.01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9-0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傅海伦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531-6188498一、如何理解“校本教研”?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所谓“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的特色为本,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制度。具体来说,“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二、“校本教研”
2、的特征人们对“校本”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从认识论的角度,“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它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等特征。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3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开展“校本教研”的意义:校本教研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
3、进策略。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构建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是深化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校本教研在先进课改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这种沟通一方面有助于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提高实践的水平。第二、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提高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创设了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
4、展的场所,也成为了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四、“校本教研”的任务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帮助学校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协助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将学校办成一个“保证基础、发展个性、不断创新、科研兴校”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研究教学理念、探索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开发。研究开发教育资源、组织指导课题实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专题性研修活动。“校本
5、教研”的落脚点是要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它与以往教研最大的不同是教研的出发点不同。“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研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成长。五、校本教研:实现教研工作重心的三个转移校本教研: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较传统教研
6、工作而言,教研工作重心实现三个转移,教研工作职能得以转变:1、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教研的内容不仅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关注教什么、怎样教,而更多的涉及到教研的对象、课程评价、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教师、教材的关系,关注学什么、如何学,研究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学生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2、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教研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教研。传统的教研基本是自上而下的。教研方式主要是“教练式”,是领导或权威向教师
7、的单向传递。正如一位优质课评比获奖教师所说:“这节课是我上的,但每一句话都不是我说的”。教师不过是研究或实验的辅助配合者。校本教研倡导新的教研方式:学校领导和教研负责人由检查为主变为合作研究为主,不再以专家、领导、检查者的身份出现,不是包办与代替,更不是限制与束缚,而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所思、所想、所疑、所惑,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3、由以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一是
8、重视个人反思,反思是教研活动的基点。通过写教后记、记即时案例,让反思成为教师工作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二是重视同伴互助,通过组织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互动合作交流搭建平台,让教师在尊重中交流,在虚心中吸纳,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共同发展。三是重视专业引领。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对话、评点、指导。六、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一)教师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