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

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

ID:41869173

大小:535.06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9-04

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_第1页
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_第2页
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_第3页
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_第4页
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教材课件治燥-涌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治燥剂[目的要求]1、熟悉治燥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各类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及应用注意。2、掌握杏苏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教学内容]一、概述:2、适应证:外燥证(外感燥邪致病)内燥证(脏腑津液亏损)燥证治法轻宣外燥滋阴润燥1.概念: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3,分类(1)轻宣外燥外燥证温燥(燥邪与温邪合邪为患)---清宣温燥。凉燥(燥邪与寒邪合邪为患)---温宣凉燥。组方配伍:A.治温燥以辛凉清宣药为主组方(桑叶、石膏、豆豉等)。B.治凉燥以辛温轻宣药为主组方(苏叶、荆

2、芥、生姜等)。C.燥易伤肺,肺失宣降,常配宣肺止咳药(杏仁、桔梗、前胡、枇杷叶等)。D.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治温燥证常配养阴生津药(麦冬沙参、阿胶等)。治温燥证不宜过用辛温燥烈。(二)滋阴润燥内燥证-----滋阴润燥。以甘寒滋润药为主组方。上燥证宜养阴润肺,中燥证宜滋阴养胃,下燥证宜滋肾润燥。4.使用注意事项:(1)辨清外燥与内燥,外燥治以轻宣,内燥则宜滋润。(2)燥邪最易化燥伤津,辛香苦燥之品宜慎用。(3)脾虚挟湿者宜慎用。二、方剂杏苏散[主治证病机]外感凉燥袭于肺卫卫表不宣━━恶寒无汗,头微痛,苔白肺失宣降咳嗽痰稀津聚为痰鼻塞津液敛肃━━咽干[治法]轻

3、宣凉燥,理肺化痰。寒兼饮---脉弦[方药配伍]君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杏仁---宣降肺气,润肺止咳臣前胡---降气化痰,宣肺散邪桔梗、枳壳---一宣一降,理肺化痰佐半夏、橘皮---燥湿理气化痰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化痰佐使: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生姜---辛散以助解表大枣---滋脾津以润燥调和营卫轻宣凉燥理肺化痰清燥救肺汤[主治证病机]温燥伤肺气阴两伤燥热炽盛━━身热心烦,舌红脉数灼肺伤阴肺失宣降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咽干口渴鼻燥,舌干少苔耗伤肺气━━脉虚大外感温燥重证清宣燥热(辛凉)桑叶──清宣肺中燥热(君)石膏──清泄肺热滋阴

4、润肺(甘润)麦冬-----清热养阴润肺臣阿胶、胡麻仁---助养阴润肺宣肺利气:(苦辛)杏仁、枇杷叶──宣降肺气润肺止咳益气补肺(甘味)人参-----益气补肺生津佐甘草——调和诸药,合人参益气补中以培土生金(佐使)[治法与组方配伍]清燥润肺养阴益气[类方鉴别]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清宣燥热润肺止咳主治温燥伤肺清燥救肺汤:清宣燥热、养阴润肺力强,并补肺气,主治燥热甚而气阴两伤之重证。桑杏汤:清宣燥热、养阴润肺之力较弱,主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麦门冬汤[主治证病机]胃阴亏虚不能输津养肺肺阴亏虚肺失润降阴虚内热,虚火灼肺肺失宣降,津液失布虚火灼津,炼为涎沫涎沫阻

5、肺,肺气上逆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咳嗽气喘咳浊唾涎沫阴虚内热──虚热肺痿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方药配伍]君:麦门冬(重用七升)──滋养肺胃之阴,并清肺胃虚热臣:人参──益气生津粳米大枣甘草益气养胃益气养胃生津以输津养肺“培土生金”半夏(一升)降逆气化痰涎麦冬配半夏(7︰1)半夏之燥性被制化痰降逆之用存半夏开胃行津使麦冬滋而不腻佐使:甘草──清热利咽,调和诸药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方中麦冬能养胃阴而清虚热,人参、粳米、大枣、甘草益气养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止呕,故治胃阴不足,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之证,亦是对证之方。使用注意:虚寒肺痿不宜用。本方为何亦能治

6、胃阴不足,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临床运用]咳痰粘稠难咯,可加知母、贝母(二母散)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阴虚重而口渴咽燥甚者,加沙参、玉竹滋阴润燥;如咽喉疼痛,加玄参滋阴降火,利咽散结;胃脘灼热隐痛,可加石斛、白芍滋阴缓急止痛;胃酸少而纳呆食少可加乌梅、鸡内金以助消化等。十五章祛湿剂[目的要求]1、熟悉祛湿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五苓散、实脾散、独活寄生汤。[教学内容]一、概述1、概念: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2、适应证:水湿病外湿--

7、-外感湿邪,伤于肌表、经络、筋骨、关节等。内湿---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运化输布障碍,水湿内停。3、水湿病的治法(1)治湿三大法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发汗。——利小便。——攻逐水湿(或活血化瘀)。(2)根据湿病的病位及寒热虚实论治☆水湿在表在上——微汗祛湿。☆水湿在里在下——芳香化湿、苦味燥湿、淡渗利湿。☆湿从热化——清热祛湿。☆湿从寒化——温化水湿。☆湿夹风邪——祛风胜湿。☆水湿壅盛成实——攻逐水湿。(3)调理脏腑功能以治湿——治本之法☆肺失宣降,水道失调——宣肺以调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健脾运湿,培土以制水。☆肾虚水泛——温肾化气以行水。☆三焦

8、气滞,決渎不利——宣畅三焦气机以化湿。☆膀胱气化不行——温化膀胱之气以行水。(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