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64917
大小:505.56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9-03
《文言词语和句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兼词兼有两个意义和作用的词。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文言虚词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高考考试大纲,共18个)练习一比较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于”字积于今六十岁矣——表时间,到而大声发于水上——表处所,到,在业精于勤荒于嬉——表原因,由于,因为于其身也,则耻师
2、焉——表对象,对,对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比较,比,超过不求闻达于诸侯——表范围,在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表被动,被鱼跃于渊——表处所,从求救于术(袁术)——表对象,向逢蒙学射于羿——表对象,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表被动,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学习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词多义(二)古今异义(三)通假字(四)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练习“朝”朝cháo①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项羽本纪》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④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⑤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3、》Zhāo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多义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练习“朝”朝cháo①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项羽本纪》拜见 拜访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朝见③ 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使……朝拜④ 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朝廷⑤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朝代Zhāo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古今异义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通假终老不复取(娶)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孔雀东南飞,
4、五里一徘徊(2)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常以身翼蔽沛公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3)吾得兄事之表示对人的态度。(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一、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襟三江而带五湖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然后图南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二、使动用法川泽纡其骇瞩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眄庭柯以怡颜徐孺下陈蕃之榻而征一国者三、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乐夫天命复奚疑四、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判断句:
5、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⑵夫战,勇气也。⑶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⑷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用“者”、“也”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用“乃”“则”“即”“皆”“耳”“诚”表判断。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⑷梁父即楚将项燕。⑸环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续耳。(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⑶问今是何世。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⑸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4、主谓直接表判断
6、的。⑴荀卿,赵人。⑵刘备天下枭雄。5.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予本非文人画士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5.省略量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谓语的省略
7、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动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介词宾语的省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介词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主语的省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人)见渔人,(村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村人)设酒杀鸡作食。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⑴忌不自信。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⑴微斯人,吾
8、谁与归!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⑵夫晋,何厌之有?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2.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⑴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