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

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

ID:41836816

大小:45.9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3

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_第1页
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_第2页
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_第3页
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_第4页
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论北宋提举保甲司与权力分散制衡理念摘要:提举保甲司是保甲法颁行后的产物,提举保甲司的产生加强了北宋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提举保甲官的设置使保甲组织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同时设置文、武提举保甲官体现了北宋权力分散制衡的政治理念。北宋政府在路级区划设立提举保甲司来统管基础保甲组织,反映了中央政府权力下延的趋势。关键词:北宋;提举保甲司;提举保甲官从有关资料来看,学界对北宋提举保甲司的研究较少,叶四虎先生在《〃京西北路提举保甲司印〃考析》一文中对提举保甲司的设置和主要职能有所介绍。[1]贾玉英先生在《唐宋京畿管理制度变迁初探》一文中论及府界提举保甲司z并分析了其不同时期的变化。[2]保甲制度曾在中

2、国历史上长期存在,是一种重要的基层组织和管理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推行保甲法,并设立提举保甲司来管理保甲组织。提举保甲司对保甲组织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与王安石变法息息相关。因此,对北宋提举保甲司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北宋提举保甲司的沿革(-)北宋提举保甲司产生的背景北宋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日渐加剧,由于宋朝政府以大规模征兵的方式来减少饥荒时期百姓的反抗,加之北宋长期和西夏、辽频繁作战,所以宋朝就招募了大量的军人。规模庞大的军队占用了国家大量的财政税收,沉重的财政压力又使得宋朝政府加大对百姓的剥削,这样就迫使一些百姓走上反抗的道路。宋政府为减少军队数量,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在王安石

3、的主导下推行了保甲法。熙宁三年(1070),宋朝司农寺制定了《畿县保甲条制》,主要内容是把十户人家编成一个保,五十户人家编成一个大保,十个大保组成一个都保,并依次选出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和副都保长,来负责保甲的管理,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保甲组织。熙宁四年(1071),宋神宗〃诏开封府界提点司,畿县保甲,保置旗鼓,以备校阅武艺〃[引5516。由政府开始对畿县内的保甲组织进行指导,让其准备旗帜和鼓,以便于接受校阅。熙宁六年(1073),〃河北、河东、陕西五路并排定保甲,劝诱习武艺,听旨阅试,未得上番。余路止排定保甲,免习武艺。〃[引6000河北、河东和陕西五路开始进行编制保甲,并进行武艺的训练,

4、其余地方只是按保甲形式组织起来,并不让学习武艺。随着保甲制在全国的推广,对保甲组织的正规化管理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熙宁八年(1075),北宋政府对河北、河东和陕西五路的义勇、保甲〃每三五州差在京有职事官一员兼提举〃[3]6418,开始在河北、河东和陕西五路任命官员正式对保甲组织进行管理。(二)北宋提举保甲司的产生及发展元丰二年(1079)z宋神宗〃诏开封府界教大保长充教头,其提举官以昭宣使、果州防御使、入内副都知王中正,东上閤门使、荣州剌史狄涪为之。〃[3]7324宋政府在开封府界首先设置提举保甲官,由其来管理开封府界的保甲组织。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诏河北、河东、陕西路各选文武官一

5、员提举义勇、保甲。〃⑶7424宋政府在河北、河东和陕西五路开始正式设置文武官员对保甲组织进行管理。元丰四年(1081),判兵部蒲宗孟向宋政府建议:〃欲乞五路义勇并排为保甲,所贵民兵法出于一。〃[3]7540根据蒲宗孟的建议,将河北东、西路,河东路,陕西永兴军,凤翔路五路提举义勇保甲司改为提举保甲司,使五路和开封府界的有关体制统-o至此,提举保甲司在开封府界和河东、河北、陕西五路正式建立,西北边防和京师都建立起了统一的提举保甲司体制。(三)北宋提举保甲司的罢除与复置元丰八年(1085),宋政府将〃提举府界、三路保甲官并罢,令逐路提刑及府界提点司兼领。〃[3]8622随着宋神宗去世,王安石变法失

6、败,提举保甲司也被罢除,其职能被各路的提刑司和开封府界的提点司兼领。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诏河北东、西路,永兴、奏凤等路提路提典刑狱兼提举保甲司,并依提刑司例各为一司〃[3]8939河北、河东、陕西五路提举保甲司再次设置,后在徽宗、钦宗时期继续延置。一.北宋提举保甲司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北宋提举保甲司的组织机构提举保甲司是保甲组织的管理机构,设有文武提举保甲官负责提举保甲司的具体运行。元丰四年(1081),河东、河北、陕西五路和开封府界确立为统一的提举保甲司体制,为提举保甲司官员的统一设置奠定了条件。元丰六年(1083),宋神宗〃诏提举保甲司,三路比转运司,提举视转运使,同提举视副

7、使,同管勾视判官;开封府界比提点司,提举视提点官,同提举视三路同管勾官。〃在河东、河北、陕西三路和开封府界设置了提举保甲官、同提举保甲官和同管勾保甲官等官职。提举保甲司的官员负责提举保甲司的具体运行,并分为文臣和武臣。〃内武臣校阅,文臣催驱、收支钱物,各不得侵紊。〃[引8153文臣专掌催驱收支财物,也就是专门负责提举保甲司财政方面的事务。武臣专门负责校阅武艺,也就是负责保甲的武艺训练和校阅等事务。北宋政府为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