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清代保甲权力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绪论认为,清朝在乡村推行了保甲、乡约、族正与族约,这些基层组织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从而出现了约保、地保等名称,清政府正是依据这套乡村组织体系来维持社会秩序的。①陈晓敏先生发表的《清朝保甲吏长的第二身份特征》认为,保甲长是由各族长或当地的地主来充任的。在充当基层行政官吏的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从事基层行政组织管理档案的工作。另外,研究保甲与宗族的论文还有于建嵘先生发表的论文《乡村自治:皇②权、族权与绅权的联结——清末乡村社会政治特征的诠释》。在其他方面,关于清代保甲制度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华立先生发表的《从旗人编③查保甲看清
2、王朝“旗民分治”政策的变化》认为清初旗人编查保甲与“旗民分治”政策是相对立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的融洽,“旗民分治”到“旗民合治”是不④可避免的。另外潮龙起先生发表的论文《从清代保甲的社会控制看会党的滋长动因》,⑤范国权先生发表的论文《论新县制时期的保甲制度》,栾成显先生发表的论文《康熙⑥休宁县保甲烟户册研究》,张小林先生发表的论文《从房契看清代北京城区保甲制变⑦迁》,无不反映这一时期史学界对保甲制度的重视。三、研究内容1、清代保甲权力的法律规范。通过对清代政府赋予保甲组织基本权力的阐述,说明保甲组织是作为清代重要
3、的基层管理组织存在的。2、清代保甲权力的变化。通过对保甲组织权力的扩大和保甲组织权力的削弱以及保甲权力变化的复杂性,揭示保甲组织权力的变化。3、清代保甲权力变化的原因。通过里甲制度的衰落,老人制度的衰落和加强社会控制的需要,揭示清代各地保甲权力变化原因的特殊性和普遍性。4、清代保甲权力变化的影响。通过研究清代保甲权力变化对保甲的推行情况、组织形式、管理人员、以及对其他基层社会组织的影响,分析清代保甲组织的盛衰与权力变化的关系,从而说明清代保甲权力演变的深刻程度。四、研究方法①《山西档案》2005年第3期。②《探索与争鸣》
4、2003年第3期。③《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④《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⑤《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2期。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1月第32卷第6期。⑦《北京文博》2004年第4期。3清代保甲权力的演变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围观的个案研究和宏观的综合分析相结合。个案研究以典型保甲、区域性问题和地方社会为研究对象,以便揭示保甲权力变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个案研究将通过史料解读来提炼观点,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宏观综合分析以相关人为社会科学的理论为依
5、托,从中汲取学术思想的灵感。五、创新之处国内外对于清代保甲权力演变研究存在不足,此项研究正是对这一领域的开拓。本课题将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审视清代保甲的权力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一方面考察社会变迁对保甲权力演变的形成、方式和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剖析保甲的权力演变对基层权力体系和地方社会的影响。4第一章清代政府对保甲权力的法律规定第一章清代政府对保甲权力的法律规定保甲组织作为清代重要的地方自治组织之一,是清代官府对基层社会进行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手段,而清代政府对保甲权力的法律规定,也与之前的朝代有所不同。保甲制①度起源于
6、战国时期秦国推行的“什伍连坐之法”。到了北宋时期,王安石推行“户籍保甲法”,保甲制度也逐渐成型。宋神宗熙宁三年推出的《畿县保甲条例》规定:“设置②保正长,联以保伍,以为民兵”,可以看出宋代的保甲职能主要是维护社会治安。到了明末,虽然里甲组织与保甲组织共存,虽然保甲组织不是明代基本的基层社会管理组织,但是在法律赋予保甲组织的权力较之宋代要更多。至清初,清政府虽然沿用了明代的里甲制度,但随着保甲制度的逐步完善,也由于里甲制度的部分职能被保甲制度取代逐渐走向衰落,保甲制度得到了全国范围的推广,在法律规定上也更加详细,成为了清代
7、最主要的基层社会组织之一。本章把清代政府对保甲权力的法律规定分为编查户口、设立门牌、稽查匪盗及惩处措施四个方面,并逐一进行探讨。第一节、编查户口为了确保户籍管理的实施,各朝政府都建立了各种基层组织。清世祖入关之后,清政府就颁布了编置牌甲的命令,以便于编立人户册。“其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则注所往,入则稽所来。其寺观亦一律颁给,以稽僧道之出入。其客店令各立一簿,书寓客姓名行李,以便稽察”③。《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凡保甲之法,户给印单,书其姓名习业,出注所往,入稽
8、所來.十户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十甲为保,立保长,自城市达於村乡,④使相董率遵约法,察奸宄,劝媺行,善则相共,罪则相及,以保安息之政。”可见,当时中央政府对保甲编查户口规定得较为详细。到了康熙年间,地方政府利用保甲组织编查户口,并且编查户口更为详细,其内容可①司马迁撰《史记》卷68《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