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

ID:41836397

大小:113.4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3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备课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知识积累【音形积累】【字词】1、难读字词。履(1Q度(du)遂(SU1)古代寓言二则遽(jtl)契(qi)舷(zhui)2、多音字。diio(揣度)du(制度)ning(宁静)ning(宁可)SU1SU1qixie(半身不遂)(遂心)(默契)(人名)hang(行列)xfng(行走)3.形近字。遂sui(遂愿)(履行)cao(操练)邃sui(深邃)fu(覆盖)zao(洗澡)4、词语释义。履:鞋子。度(其足):量长短。度量他脚的大小。(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我忘记带上鞋子的尺寸。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冋。宁:宁可。操:京,携带。涉:跋涉,就是

2、渡过江河的意思。遽: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动词,用刀子雕刻。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5、成语积累。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悄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6、倒装句。何不试之以足?一一何不以足试之?宁信度,无自信也。——宁信度,无信自也。7、反问句。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求剑若此,惑战!8.通假字。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反归取Z:“反”同“返”,返回。9、定语后置句。郑人冇欲买履者:意思相当于“冇欲买履Z郑人”,可译为“冇个想买鞋的郑国人”。(译“冇个郑国人,想买鞋子”也通。)楚

3、国有涉江者:意思相当于“有涉江之楚人”,可译为“有个渡江的楚人”(译"有个楚国人渡江”也通。)10、判断句。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是:指示代词“这”。所,此处。所从坠,从此处坠落。11、一词多义。J自己。(自度其足)自I从。(自舟中坠于水)r量长短。(口度其足)度1量好的尺码。(吾忘持度)r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它”、“这”或自称等。(而忘操之)之I助词,无义,不译。(是吾剑之所从坠)动词,到,往,去。(至之市)Ku{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就”或不译。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S“可是S“却”等。(至之市,而忘操之

4、)12、近义词辨析。操持取这三个动词都有“拿”的意思。“操”是拿着,握在手里的意思。“持”是一只手从F托扶,引屮为拿着。“取•般川于将没有拿到手的东西设法拿到手。比较一下,“操”和“持”的虑思比较接近,都含有携带之总。但“操”侧重表现拿在手里的动作,“持”侧重表现“拿”这个动作的稳定状态。“取”侧重表现“拿”的过程。教材文体感知【品思题

5、丨】1、《郑人买履》写的是郑国的一个人量足买鞋,直口己的脚于不顾,结杲无功而返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耍从实际出发,不能机械地解决问题的道理。我们可以联系背景,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他极为反对盲

6、H迷信"先王”的儒家复古主义者,以一套老办法去统治当今社会的老百姓的做法,就以“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去嘲笑那些言必称“先王”的儒家。韩非子指出,儒家迷信“先王”z言,而不问当前的现实,就像那位只相信量的尺寸而不和信h己的脚的郑国人一样,必然会陷入倒雄的境地。2、《刻舟求剑》写的是楚人在运动着的船上刻上记号,以寻求盹入江中的剑的故事,形象地讽刺了那些農守成规,不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人。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來看问题的辩证观点。《吕氏春秋》把儒家思想作为理论精懺,但并非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的儒家思想•而是经吸收后,加进了众多思想的融合的儒家思想,以此來适应

7、时代的变化。《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走近作者】1、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出身于韩国贵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为人U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意思是韩非子有点口吃,不善于辞令,但善于写作。他的著作传到泰国,秦王赢政看了赞叹不已说:“我要是见到这个人,和他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廿心。”当时,李斯在泰国做官,便讨好地对秦王说:“这些书是韩国的韩非于著的,他可是个难得的人才,他还是我的老同学哩!”秦王为了得到韩菲于,派大兵攻打韩国。韩国知道泰III的意图,为解急难,便派韩非子出使泰国。秦王见到韩

8、非干非常高兴,人有相见恨晚Z感,对韩非子很是器重。李斯尽管是一代名相,但见韩非子的才能在自己Z上,非常嫉妒。他对秦王说:“韩非于是韩国公子,心向着韩国。如今大王要吞并诸侯,那韩非子就是大患,不如把他杀掉。”秦王想到口己的霸业,觉得李斯的话有理,于是将韩非于下狱治菲。李斯觉得这样做并未斩草除根,就乘机派心腹送毒药逼韩非了自杀。等到秦王悔悟了,下令赦免韩非子时,韩非子早已不在人世。《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著,但有极少篇数出于后人增附或由他书窜人。全书属于论辩文的,占绝大部分,文风犀利,

9、有很强的说服力。他非常喜欢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书中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