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28548
大小:76.9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3
《第十一章社会运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YUNNANNORMALUNIVERSITY经济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案第十一章社会运行课程名称:社会学授课导师:毕天云职称:教授备课教案授课周次第13周授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十一章社会运行授课方式略讲与讨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社会运行的涵义与社会运行机制。2.熟悉社会运行的条件。3•了解社会运行的状态。教学重点与难点:1•社会运行的涵义与条件2.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参考资料:1.郑杭生、李强,1993,《社会运行导论一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朱庆芳、吴寒光,2001,《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张理海著,
2、1999,《社会评价论》,武汉大学出版社。4.陈新汉著,1997,《社会评价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教学程序设计计划时间第一节社会运行概述一、社会运行的涵义二、社会运行的条件三、社会运行的状态四、社会运行的调控1学时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二、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三、社会运行的整合机制四、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五、社会运行的调控机制六、社会运行的保障机制2学时第一节社会运行概述一、社会运行的涵义社会运行是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多种社会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
3、,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二、社会运行的条件(一)国内条件1.生态坏境条件2.经济条件3.政治条件4.人口条件5.文化和心理条件(―)国际条件1.国际经济条件2.国际政治条件3.国际文化条件三、社会运行的状态(-)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在评价社会运行状态时,要做到全面性和整体性并重。所谓全面性就是要对社会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做周密全面的考察,做到纵横结合、结构与功能结合、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所谓整体性,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运行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是
4、社会人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运行状态的根木依据。2.协调性原则。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就是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①结构性协调②功能性协调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3•满足需要原则。满足需要原则是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根本原则,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评价社会运行状态归根到底要用人类自身的状态來说明;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是满足客观状态和主观要求之间的桥梁。(二)社会运行状态的类型在现实的社会运行中,其运行状况是千姿百态的,我们可以使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把各种具体的社会运行状态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或形态:1.良性运行良性运行是指构成社
5、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Z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各种社会障碍、失调因素被控制在最小范阖内和最低限度内的社会运行状态。良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是既是稳定的,又是和谐的,呈现岀协调发展的特点。例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党风正,政治清明,社会风气、精神面貌好。生产恢复发展快,社会障碍因素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1.中性运行中性运行是指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障碍,具有较多不协调因素,但尚未危害、破坏社会正常运行的社会运行状态。中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上是基本稳定的,但内部是不完全协调的,呈现出一种模糊发展的特点。因为中性运行的社会具有不
6、稳定性和过渡性的特征,既有可能走向良性运行,也有可走向恶性运行。2.恶性运行恶性运行是指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严重冲突,社会障碍丛生,整个社会离轨、失控的社会运行状态。恶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上既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协调的,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特点。问题思考:任何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的运行状态?四.社会运行的调控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运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运行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另一方而,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又是一个人的自觉活动的过程,人们可以在尊重社会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社会运行进行调控,使社会运行保持一种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人
7、们在对社会运行进行调控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但就社会调控的全面性而言,最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有三种:(一)社会计划社会计划即人们为了调控社会运行的状况,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而对社会的有关系统、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发展所作出的规划。社会计划的制定必须做到:一是全面做好社会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掌握社会运行的历史和现状,为社会计划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经验基础。二是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社会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全局性、宏观性和长远性的战略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与此同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