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

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

ID:1029647

大小:424.50 KB

页数:250页

时间:2017-11-06

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_第1页
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_第2页
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_第3页
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_第4页
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学说,学习社会学,首先要对社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为社会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整体。所以,认识社会就要在认识社会本质的基础上,考察组成社会的各组成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功能。第一节社会的本质与构成一、社会的涵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社会一词的是唐朝,它是指人们为了祭神而集合到一起。此后在历代的著述中社会一词也曾多次出现,但是其涵义

2、不尽相同,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一词是在近代以来才开始出现的。大约在明治维新年间,日本学者最先讲英文中的society一词译成日本汉字“社会”,后来我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也采用了这种译法。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250第一章社会与社会运行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学说,学习社会学,首先要对社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为社会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整体。所以,认识社会就要在认识社会本质的基础上,考察组成社会的各组成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功能。第一节社会的本质与构成一、社会的涵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

3、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社会一词的是唐朝,它是指人们为了祭神而集合到一起。此后在历代的著述中社会一词也曾多次出现,但是其涵义不尽相同,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一词是在近代以来才开始出现的。大约在明治维新年间,日本学者最先讲英文中的society一词译成日本汉字“社会”,后来我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也采用了这种译法。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250一词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两大派别:其一是社会唯实派或

4、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德国的齐美尔、法国的杜尔凯姆等。其二是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美国的吉丁斯、法国的G.塔尔德等。社会唯实派和社会唯名派各执一端,他们的观点虽然包含了某些合理因素,但也有些偏颇。因为,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也不是在个体之中,而是存在与社会关系之中,即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之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首先

5、,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次,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我们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依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据此,我们认为,社会是指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

6、同体。二、社会的主要特征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页)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250第一,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的人类生活共同体。马克思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其他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同时,

7、在这些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有着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相互作用:有同一时代人们之间的横向联系,也有人类文明前后相继的无止境发展过程的纵向联系。正是在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的各种相互交往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第二,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不同,社会创造出了原来自然界中所没有的文化与文化体系。人类社会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生活共同体,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一个具体社会的所有成员都享有共同的文化。在人类共同的生活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只有社会是独立存在的最大群体,它不从属

8、于任何其他群体;相反,在社会所辖范围内,其他所有的社会群体都从属于它。同时,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都发生在这个范围之中。第三,社会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活的有机体。社会主体是人,人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由此决定了社会这个“活的有机体”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社会的能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