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经典诵读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

ID:41747138

大小:98.9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8-31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_第1页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_第2页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_第3页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_第4页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经典诵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苏轼)【作品介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作者是苏轼,也题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选入《全宋词》。这首词写于作者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全词咏柳,是作者少冇的婉约词作,也是北宋时期咏物的名篇。【原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乂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E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

2、,是离人泪。【注释】1.这首词人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名棄,(jie),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11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2.从教:任凭。3.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悄思。4•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

3、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5.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屮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6.“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吋惊妾梦,不得到辽西。”5.落红:落花。缀:连结。【翻译】杨花像花,乂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冈I」耍睁开乂想闲。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木想寻夫去处,却乂被黄莺啼声惊唤起。我不怨杨花落尽,只怨那西

4、园,落花难重缀。早晨一阵风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用打碎。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细细看,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讲解】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咏物词。章质夫,福建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Z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倍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木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了,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一般认为这首词作

5、于公元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吋苏轼与章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屮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岀任巡按,则与公元1081年初夏(史料记载为神宗元丰四年四刀)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公元1()X1年(元丰四年)更为妥当,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笫二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珞苏轼的这首词题为“咏杨花”,而章质夫词则为咏“柳花”,二者看起来相互抵簪,实则不然。隋炀帝开瀚运河,命人在河边广种柳树,并御蜴姓杨,故后來便称柳树为“杨柳”。柳花亦被叫作杨花,它实际上是柳絮。杨花

6、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印象不一样。它细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词以慕写杨花的形态开篇,并非总接描写,却非常传神。它写出了杨花的独特物性,同时乂不仅限于此,作者仿佛在设身处地体验杨花的命运和际遇。意味深长,空灵飘忽,奠定了全词的风格基调。正如刘熙载《艺概》所说:“此句对作金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落花总会令多愁善感的人们伤感怜惜,可是这同样负着“花”之名的杨花,任凭它怎样飘零坠落,也没有谁在意。“从”,任。“教”,

7、使。一个“惜”字,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反衬作者独“惜”。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杨花随风飘匕离开家园,落在路旁。仔细思量,虽说无情,却也有它的情思。杨花飘零,本是习见的口然现彖,但作者不说“离枝”,阳言“抛家”,不仅将其拟人化,更赋了丰富的内心世界。杨花“抛家”远行,看似“无情”;而“傍路”乂显出内心沉重、恋恋不舍之意,是为“有思”。苏轼信屮说作此词的缘由是因为章质夫岀任外官,远离家人,自己“闭门愁断,故写其意”。因此写杨花也就是写宦途漂泊的章质夫,写千千万万离家远行的游子。作者一牛辗转各

8、地,对此有着真切而深刻的体验。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述闭如果说杨花有思,那么所思为何?应该是和游子一样,思念的是家。对杨花來说,家便是它离开的那棵柳树。作者由杨花引发的联想,因而变为对柳树的想象。你看,那纤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萦”,愁思萦回。“柔肠”,柳枝柔细,故取以为喻。“娇眼”,柳叶初牛时,如人的唾眼初展,故称柳眼。作者从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的风姿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