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ID:41706598

大小:117.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30

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1页
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2页
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3页
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4页
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保险业发展探究姓名:李昊学号:09203107姓名:李昊学号:09203107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对中国保险发展的启示摘要:作为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日本寿险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寿险需求变化、监管改革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木文将主要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后驱动日本寿险业发展的各项推动因素,并对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提岀参考性建议。关键词:经济环境;法律与监管环境;寿险行业自身变革一、日本寿险业发展近况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木经济泡沫破灭,股价和房地产价格暴跌,日木

2、经济开始一蹶不振,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停滞状态,被称为“失落的十年”。日本寿险业的保费收入在1995年达到顶峰后受经济的影响出现负增长态势,新单和有效保单业务均出现严重下滑。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日本寿险业出现了以“破产潮”为标志的严重衰退,日本以限制竞争、严格监管著称的保险业监管模式受到了挑战。面对保险市场萎缩、业务拓展困难、利差损失严重以及寿险公司经营拮据的状况,日本对有上百年历史的保险业进行改革和垂组,包括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开发适合国内“少子老龄化”需要的产品,同时更加注重增强抗风险能力、进行渠道

3、创新和开拓海外市场,寿险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健全。目前,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其保费收入占全球寿险保费的17.12%,仅低于美国的21.12%o2002年-2009年间,日木寿险总保费收入从25.5万亿日元上升至2009年的34.1万亿曰元,除2002年和2006年出现约2%的下滑外,保费收入一直稳呈上升态势,复合增长率达到5%。口本市场现有46家保险公司,按其销售形式可分为4类:一是以营销人员为主的传统寿险公司,主要包括5家大型寿险公司。日本生命市场份额为16%、日本邮政保险12%、第一生命10%、明

4、治安田生命8%、住友牛命8%,这5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约达54%,市场集中度依然较高。二是以信邮直销方式为主的寿险公司,如Aflac和AlicoJapan,各自市场份额为4%左右。三是以咨询服务与理财相结合的寿险公司,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进行销售,有索尼生命、ING、保诚等,其市场份额较低。四是新型网络寿险公司,如Lifenet和SBI(AXA),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份额很小,但因发展速度较快,己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二、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从日本寿险业的发展历程和保险商品的演变可以看出,外界环境变

5、化以及寿险行业自身的变革都会驱动寿险业的发展,造成寿险需求、寿险产品结构或寿险公司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变化。本文采用PEST模型,从经济环境、法律与监管环境、科技环境和社会与文化环境,并结合寿险行业自身变革5项主要驱动日木寿险业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如图1所示)o图1日本寿险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一)经济环境因素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国民收入、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利率变化、居民储蓄率等都对日木寿险业的发展有所影响,譬如二战结束后国民收入的大幅下降曾导致寿险需求萎缩;上世纪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则有

6、效促进了寿险业的快速发展,确保1960年-1969年间寿险业的保费收入年增长率一直高达20%以上;而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H本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以及持续低利率市场环境对日本寿险业的冲击尤为突出。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加上日木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投资行为使得日本经济泡沫迅速膨胀(图2)。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连续30年的强劲经济增长宣告结束,其资产泡沫的破灭导致了股市崩溃、房地产市价暴跌和债务危机,H本经济出现全面下滑。1991年-1997年间,日本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不足2%,1998

7、年和1999年度更分别只有-1.2%和-1.4%。日经平均股价指数从1989年的34,086点一路跌至1998年的15,362点,跌幅达54.9%。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T)和土地价格均出现持续长吋间下跌,岀现严重的通货紧缩现彖。随着H本经济进入漫长的萧条期,寿险业也相应受到负面影响(图2)。一是大众保险需求大幅萎缩。首先,企业破产增加、失业率提高以及消费水平下降使寿险需求大幅降低。其次,由于通货紧缩时期利率水平较低,寿险公司提供的较低预定利率的险种由于收益过

8、低而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此外,在口本预期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国民保费交纳能力受到抑制,新契约业务受到严重影响。1993-2006年间,H本个险新契约件数及承保金额均呈现连续下滑态势,尤其是1997和2006两年,日本个险新契约件数及承保金额的年增长率分别为负11%、负13%以及负11.9%和负12.5%o2007年后,日木邮政保险并入商业寿险统计范畴,新契约业务才有所冋升(图3)。二是寿险公司出现大规模的退保风潮。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