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诗词欣赏与写作入门讲义-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词的欣赏与写作常识词是由近体诗演化来的。广义的讲,词是诗的一种。词是按〃词牌〃填写的。每一词牌都有自己固定的句数、字数、平仄要求,并在固定的地方押韵。词的写法可以简捷地概括成一句话:按词谱填写。第—节词的基本概念一、词的起源词,初见于唐,发展于五代,兴盛于宋,传延至今。或认为隋时已有词的雏形。词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曲子词、诗余、琴趣、长短句等等。宋以后基本称为词,其他名称偶有使用。《蕙风诗话》:〃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弦,往往声希节促,则加入和声。凡和声皆以实字填之,遂成为词。"例如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逼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8字)。经过乐工
2、添上散声、泛声、和声,原诗的字数增加了三倍,而且把原诗的七个字一句的单调句式改变为参差的长短句,再加上大量使用了反复叠唱的和声字句,使人听起来缠绵憐恻,荡气回肠,加重了送别时依依惜别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阳关三叠》:渭城朝雨迢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富贵功名有定份。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旧游如梦,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门3字)词是诗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最初,绝句或律诗配以乐曲即成为词,诗与词的区分不明显。如李白的《;青平
3、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既是词,也是七绝。还有一些词牌,基本上是近体诗增几个字、减几个字或两首律绝曆用而形成的,如《踏莎行》《定风波》等。后来,词的格式越演变越多,与律绝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但总的来说,词仍然是一种律化的诗歌形式。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曲子词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大观,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
4、弃疾、姜夔等。宋词通常按作品风格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类。婉约派: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等。豪放派: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破阵子》(罪里挑灯看剑)、《永遇乐》等。二、词的种类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按每个词调字数的多少来划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外)。中调和长调的词,通常都是分段的。分为两段的词叫双调;分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词的一段称为"阕"或"片",表示音乐奏过了一遍。双调词的上段和下段,称为上阕和下阕,
5、也叫上片和下片。三、四叠的词其分段不称"阕",而是改称"叠",称为一叠、二叠、三叠、四叠等,或者依旧称"段按词的音乐特点、来源、曲子种类和D昌法等的不同,还可以把词分为令、弓I、近、慢、犯调、摘遍、三台、序子等;如果按词的体段和句子布置来划分,词又可以分为无换头、重头、换头、双拽头等几类。三、词牌与词谱词牌是词调或曲调的名称,每个词牌代表着一个曲调。不同曲调的词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本来是乐曲的名称、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本来就是词是题目。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词题。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
6、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共有一干多个格式。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称,那是因为各家叫法不同。所谓词谱,就是每一词牌的体式格式,是写作时用于对照的样品,为填词提供方便和依据。写词需要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句数、字数、平仄、韵脚等格式去写,所以叫〃填词"而不是跟写诗一样说〃作词"。四、词的平仄词的句子,基本是律句,平仄要求很严格。词中的五字句和七字句,用的基本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三言句、四言句,大多也是从律句中截取的一段。需要注意的是,律诗中的变格规则不能随便套用到词中来。词的句子的平仄,每句都要按照词谱的要求来填写
7、。律诗中的一三五不论和其他变格规则,不能简单地拿到词牌中使用。当然,词中也有许多律句,其第一字和第三字在词谱中就被规定为可平可丿人。例如《雨霖铃》下阕的第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柳永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七律中,此种句式的第一字和第三字本是可平可仄、不拘平仄的,但在这个词牌中不行。句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是固定的,包括第一字和第三字。又如《解语花》的第三句"平仄平平仄"(奏观句:"深院重门悄")。貌似律诗中的〃仄仄平平仄〃。但不能通用,第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