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入门

诗词写作入门

ID:39964848

大小:29.4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6

诗词写作入门_第1页
诗词写作入门_第2页
诗词写作入门_第3页
诗词写作入门_第4页
诗词写作入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写作入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词写作入门:一篇文章让你弄懂平仄与四声诗词世界百万粉丝超级诗词平台,传统诗词作者培养基地,网络时代诗意营造者!关注第一讲:平仄与四声在古代,凡是读书人,都懂得格律,也都能写出符合格律的诗词。现在,即便是中文系的教授,不懂诗词格律的人,也是极多的。格律是基础中的基础,不通格律,却研究诗词几十年,这个我实在不太理解。基础尚且不知,譬如盖楼,而地基不打,如何能稳固呢?诗词的格律,相当于一种游戏的规则,就像下棋,棋子的下法;打篮球的规则,音乐的音符、乐谱之类。你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渐渐地入门,并且一旦掌握了,你就会发现其实就这么简单。今天要给大家讲的第一堂课的内容是四声与平

2、仄。现代人写格律诗,主要使用的韵书有两种:第一种是《中华新韵》,韵部划分的依据是普通话。《中华新韵》很简单。事实上,你掌握了普通话的读音,也就掌握了新韵。第二种是《平水韵》。平水韵是一部专供写诗用的韵书。韵书是诗人或者学者为了写诗需要而编写的工具书。它是南宋一个叫刘渊的人,整理合并前代的韵部而编著的。《平水韵》的具体来源很复杂。先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广韵》又细分为206韵。到了南宋,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为107韵。这个刘渊,原籍是山西平水。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合并为106韵,这个王文郁是山西

3、平水官员。后代通行的106部平水韵,主要是以刘渊和王文郁的韵书为准。他俩一个是原籍山西平水,一个是山西平水为官。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分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我们现在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由于这个来源很复杂,大家了解一下即可。你们来这里学习,重点是要掌握并使用这种用韵的,所以我在这里是要教你们学会使用平水韵就可以了。如果把重点放在古韵的发展及来历上,这是音韵学家该做的事。作为创作者,大家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使用。写格律诗,我这里只讲《平水韵》,不主张大家用新韵。因为学好了平水韵,第一,写诗的进步会比较快;第二,

4、看古人的诗词,关于用韵及平仄,不会再犯糊涂和感到迷茫;第三,用平水韵写诗,现在所有地方都是认可的,所有刊物及诗词网站都是接受的,但用新韵写诗,则远远没有这样的认可度。在诗词圈,基本有这样一个情况。你说你写诗是用平水韵,大家会觉得很正常。你说你用的新韵,内行就会不自禁流露出不屑的表情。这说明,新韵不被广泛认可。另外,我觉得新韵也不够成熟,权威性也不足。而《平水韵》几百年来,一直具有权威性,且与唐宋以来的诗词用韵,是一脉相承的,同属一个体系。好了,接下来我要具体细讲平水韵,这个很重要,希望大家要认真听。我们先大概浏览一下平水韵。平水韵分为106个韵部;上平声15部,如一东

5、、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那么我们常说的四声,是指哪四声呢?就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平、上、去、入四声。大家看《平水韵表》,平声分为上平和下平,共30个韵部;上声29个韵部;去声30个韵部;入声17个韵部。合起来106部,所以叫106部平水韵。平水韵中,平声为什么分为上平和下平声呢?平水韵因为平声字太多,一卷放不下,就把它们一分为二了,放在上卷的平声字就是上平声,放在下卷

6、的平声字,就是下平声。至于上声,大家可以看一下上声的韵表,绝大多数是第三声的字;而去声,绝大多数是第四声的字。当然也有极少数不一样。至于入声,就复杂多了,第一、二、三、四声的字,全都有,并且看不出规律。有的人觉得,掌握平水韵有一定的难度,这难度主要就在入声字上。这个我以后会给大家详细讲解,让大家尽快掌握。那么平水韵如何划分平仄呢?其实也很简单。上平声15个韵部、下平声15个韵部里所有的字,就是平声。而上声29个韵部、去声30个韵部、入声17个韵部里所有的字,就是仄声。也许有人会说,可是我并不熟悉平水韵表里的字,难道我每见到一个字,都得翻开平水韵表看它在哪个韵部,再去判

7、断它是平声还是仄声吗?比如“西”字,翻半天,找到在八齐这个韵部,上平声,属于平声。那么一首律诗,56个字,都要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岂不是让人觉得很琐碎、很麻烦?所以,我告诉大家,用不着这么麻烦,其实很简单。你注意观察,基本是这样:用普通话读起来,第一声、第二声的字,往往属于平声;用普通话读起来,第三声、第四声的字,往往属于仄声。大体如此。少数例外的,要留意。这种例外的,以入声为多,也属于仄声。入声字是难点,大家要留意。凡遇到第一声第二声的入声字,一定要在本子上记下来。大家可以根据这些知识,首先判断一下自己名字的平仄。比如我自己的名字,杨强,都是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