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

ID:41695825

大小:123.52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8-30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单/元/整/体/说/课V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用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人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菲常冇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H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屮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木单元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冇趣的关于“比眼力”的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

2、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冇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爲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冇利的。木单元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木单元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冇机整介,提高教学效率。Q教学目标1.学握本单元中的牛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有关文段。2.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以及

3、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所阐述的道理,感受文中人和物所附着的精神。4.学会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2间的联系。5.学习作者抓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和说明的方法。a教学重难点【匝点】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的意境。2.理解诗歇中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实际从中获得启示。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描写方法。5.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住宅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爭物的方法。6.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理解有关地理知识。【难点】学习作者用

4、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事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留心观察周用爭物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Q课时划分《古诗两首》2课时《爬山虎的脚》2课时《蟋蟀的住宅》2课时《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课时语文园地二4课时总课时11课时课/时/教/学/详/案5古诗两首♦教材分析1.《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界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1叫路转、日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

5、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窩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膵;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述是秀美?诗人说白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而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句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2.《游山曲村》中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串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Z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氛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

6、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两句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淸,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极尽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笫三、四句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乂一•村”,善状难写Z景,乂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己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1•学习木课生字。2.冇感情地朗读并背涌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

7、流。($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的意境。【难点】理解富冇哲理的话,“不识庐山JXiliiEI,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1•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笔下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让学生通过涌读感受到,因为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彖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教学《游山西村》,应通过反复讹读,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了解乡间的风光习俗

8、,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