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复习大纲

地学复习大纲

ID:41690627

大小:62.9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30

地学复习大纲_第1页
地学复习大纲_第2页
地学复习大纲_第3页
地学复习大纲_第4页
地学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学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大纲弟早1、太阳的大气结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太阳内部的稠密气体,从中心向外可划分为和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三个同心圈层。黑子、耀斑等太阳外层大气现象,都与对流区大气活动有关。太阳外部稀薄气体即为太阳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差异,可以划分为三个同心圈层,从外到内依次为:光球(黑子)、色球(耀斑)和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简答)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的运动和变化。太阳除了稳定向宇宙空I'可辐射巨大的能量外,有时在太阳表面的局部区域,发生一些突然性变化。通常意义上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指扰动太阳活动,其主要标志是黑子(周期性

2、,11年),特别是黑子群的频繁出现和耀斑。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的强弱,这对地球上许多自然地理现象都有显著影响。耀斑是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物理场最重要的现象。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天气、气候异常等。3、太阳系九大行星(选择、判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木行星)、冥王星。4、固体圈层的形成与演化(判断)地球形成之初可能是冷的,证据来自筑的丰度和水的相对比例。地球可能是由冷的星子聚集而成的。因此最那个初应是均质的。但形成后不久,地球必须变热进而发生分异或

3、分离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地球变热是由于星子聚集时的碰撞作用、重力压缩作用和放射性蛻变的结果。每个落到原始地球上的星子都有很高的运动能量,这种能量因冲击转化为热能;另外,由于星子的堆积使地球行星外部重量增加,内部受压缩,消耗在压缩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被保存下來;再加上放射性元素铀、社、钾等的衰变产生的热积累,地球开始变热,并最终导致大部分地区温度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屮的金属铁、铁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态铁质地核°轻金属和一些易于与轻元素结合的较重元素,浮到顶部形成地壳。在这个时期,火山作用广泛分布,大气圈

4、和水圈开始聚集。当地球表面冷却后形成了海洋和大气圈,开始有了水和风的剥蚀作用。河流开始携带风化的岩石碎屑到海洋中形成沉积物并成为沉积岩。地幔获得足够的热量后,开始发生对流。外核的对流是产生现今地球磁场的原因。现在的陆壳可能是由形成地幔、地核的分异作用形成的。地幔一A对流(热量)海底扩张一►地幔固结,外核液态外核对流一》地球磁场5、地球的外部结构海陆面积之比为2.5:1(陆地占29、2%,海洋占70、8%)6、地球自转的意义(简答)(1)产生了两极和赤道(2)形成了昼夜更替(3)形成了地方时(4)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

5、左)(5)产生了潮汐摩擦阻力(6)造成地球整体自转同其局部运动的差异7、地球公转的意义(简答)(1)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昼夜长短的变化(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第二章1、岩石圈的物质组成(选择)岩石圈分为两层,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关于上地幔的情况现在还不很清楚,但是倾向于认为他的成分主要是由镁铁含量很高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橄榄岩,即超基性岩层。因此,可以认为岩石圈是由硅铝层、硅镁层和超基性岩层组成。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相对平均重量百分比含量,称为“克拉克值”。2、常见的造岩矿物(硅酸盐矿物

6、占地壳75%,氧化物占17%)长石(硅酸盐类矿物,分正长石和斜长石)、石英(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3、岩石(分类、三大岩石特点和名词解释)重中之重(当中仍有不足,需看书)岩石圈中的矿物常以集合体一岩石的形式出现,单独存在的矿物很少见。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岩浆岩岩浆岩乂称“火成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是来自上地幔软流层及地壳局部地段富含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熔融状的复杂硅酸盐熔融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除石

7、英的所有,玄武岩,花岗岩)分类及常见岩浆岩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含Si02最少,约占45%,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橄榄岩是代表岩石;基性岩含Si02量增多,约占45%〜50%,主要造岩矿物为辉石、钙长石和角闪石;中性岩的SiO2含量达60%左右,主要造岩矿物为角闪石和反石;酸性岩含Si02最高,超过65%,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岩浆岩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根据结构、构造和产状的特征)岩浆岩产状及结构产状是岩浆凝固结成的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周I韦I岩石

8、接触的关系。可分为喷出岩产状和侵入岩产状(深成侵入岩(岩基、岩株)、浅成侵入岩(岩盘、岩床、岩墙))构造是指其所含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相对大小、晶体外形和矿物间结合的关系,反映了岩浆冷凝速度的快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