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

ID:41687396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_第1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_第2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_第3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_第4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选择题(共81题)19、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2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21、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阅读、合作、行动研究)22、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23、课程不是教学的(权威)。24、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25、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26、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7、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

2、课程)。2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29、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30、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31、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32、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选择33、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34、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3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上课)36、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37、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

3、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3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都是主体)39、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示范——模仿式)40、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加德纳)41、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斯腾豪斯)4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44、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

4、陈述方式的:(感受、参加、养成)45、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4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47、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4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49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50

5、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51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指(培养目标)53我国教育目的理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4教材编定,教学,评估和考试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56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实践能力)58指出哪一组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感受、参加、养成)5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三个层面上展开6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61现代学生的基本观点(发展

6、人,自由人,教育活动主体)62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斯腾豪斯)63多元智力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之一,其提出者是(加德纳)64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的方法(交叉备课)65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66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67本次课改提出的具体目标是(6)项68课程的评价目的是(发展)69新课程认为最重要的的课程资源(教材)70新课程认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材)71课程管理体制上的三种基本模式是(国家,地方,校本)72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

7、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73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74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75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76教育的根本功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77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正确的(学生观)7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79(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实施素质教学的核心点,也是我们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8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

8、现(时代要求)81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针对性)8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阅读、合作、行动研究)83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确立教育目的)84新课程主张课堂上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活动时间8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87教学关系是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一统一实质是(师生交往)88新课程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