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ID:41678705

大小:6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_第1页
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_第2页
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_第3页
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_第4页
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简单数学知识研究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摘要】中学物理以其易学难用的特点成为了中学教育中的一大难点。同时由于物理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不但对于学生的科学常识认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学生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笔者认为物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于公式的掌握,这种掌握不仅是要背,同样还要会用,同时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却恰好是解决物理公式实际应用的巧妙方法。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公式,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并同时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字】数学知识;物理公式;实际问题1引言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

2、可概括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1]。物理向来就是大多数同学望而生畏的科目。笔者发现本校学生中普遍流行这样一句话: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挂。对于物理知识,大多数学生选择死记硬背,但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也容易忘记。特别对于一些计算题,很多同学在老师的要求下能记住公式,但还是解不了题。可以说,难以学以致用是中学生学物理的最大难题。下面笔者结合几个实例,谈谈如何帮助学生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分析初中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案例分析例1.如何利用压强基本公式,增大以及减小压强分析:由压强公式P二F/S可知,压强的大小由压力F和受力面

3、积S共同决定。把F/S看成一个数学中的分数,当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整个分数越大。也即是说,P与F成正比,与S成反比。所以当受力面积(S)相同时,增大压力(F)可以增大压强(P)o假设用“f”表示增大,则有:Pt=Ft/So相反用“;”表示减小,则有P;=F;/S(后面的增大也用“f”表示,减小也用“(”表示)。故受力面积相同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在分数F/S中分子相同,分母大这个数反而小,P;=F/St,所以当压力相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同时分母越小整个分数越大,也有Pt=F/SI,所以当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结论:通过对压强公式

4、P=F/S进行这样的分析总结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当压力相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Pgh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P)和深度(h)有关。g=9.8N/kg为常数,同种液体密度相同,P、g都是定值。由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知识,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当hf时pf,反之hl.plO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压强大小只须比较深度。结论:水在C处最深压强最大,在A处最浅压强最小。例3.如图2所示,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所装液体的液面相平,已知a、b、c三处的

5、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3总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2]。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做题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中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表达物理过程、建立物理公式的能力[3]o通过上述上个实例可以延伸出物理教学中的多个问题。首先中学物理的学习并非很难,上述例题是物理学习中的一类常见题型,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通过上述分析解答过程,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解题过程,再出现类似例题时学生也大多能够较为顺利地解答。其次,物理教学过程与数学常识有许多共通之处,能够大量地应用数学常识以

6、加强学生理解。再次,物理学习的好坏与勤练习有着密切联系,在笔者教授班级,班级中物理成绩较好的同学通常是在课余时间进行了大量的例题练习的。此外笔者还发现,例题练习同样是有技巧,除了大量进行例题练习外,做好错题的回顾对于加深学生的物概念以及公式的理解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文献:[1]马可.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内江科技.2012,13(09):165-166.[2]黄松波,陈健.物理教学中常见数学障碍及突破[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01(Z1):679-680.[3]叶艳龙.高中物理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分析及其教学对策

7、[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2(04):296-297.[4]钱静芸.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困难分析及其教学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21):426-4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