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674121
大小:70.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9
《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引(修订版)!1!表ET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指标表类别项目配套标准每处设置规模设置建议用地而积建筑面积医疗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街道至少应设置1处0—$2000in2宜为相对独立的建筑,若设在公共建筑内,应为相対独立区域的首层,或带有首层的连续楼层,且不宜超过四层。可设置不超过50张、以护理康复为主耍功能的床位,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0.3-0.6张床位,相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可以合并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服务人口数量确定建设规模。服务人口小于5万人(含5万人),建筑而积《2000於
2、;服务人口5-7万人,建筑而积*2500服务人口人于7万人,建筑面积<3500人口规模人于10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可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文化体育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每个街道至少应设置1处,每千人建筑面积100-200——4000-6000m2包含配置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书屋)、广播室等。宜与商业设施、教育设施、体育设施、公共绿地等共同形成街道公共活动中心。全尺健身活动中心每个街道至少应设1处,每千人建筑而积60-100m%—>1800m2每5T0万人设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用地而积约为4000m2
3、;每3-5万人设一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用地面积约2000多功能活动场地(体育健身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田径场)每个街道至少应各设1处。每千人用地面积不少于250m%——单-独设置。可作为避难疏散场地。可根据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配置、布局多运动场(或健身广场、田径场)。居民运动场(田径场)10000-15000m2;人型体育健身广场末5000;小型体育健身广场<1000m2。健身步道(或登山道)——原则上按不低于0.5km/万人配建。服务人口10-20万人,不低于10km;服务人口5-10万人,不
4、低于5km;服务人口3-5万人,不低于3km;服务人口卜3万人,不低于1km.健身步道宽度1.2m-2.4m,登山健身步道主步道路面宽度0.6m-1.5m,应配套引导、解说、指示、警示等各类标识和设施。健身路径——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至少应设1条10件以上器材的健身路径。可配置于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处。类别项目配套标准每处设置规模设置建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教育小学W6班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至少应设1所。1-1.5万人设立1所完全小学。84座/千人,45座/班9(15)-25.8m?/座—
5、—服务半径宜为800〜1000米,容积率N0.7,建筑密度20〜35%。每校单个校区办学规模原则上不超过2000人。小学用地宜采用高限指标,采用底限指标时,新建城区不得低于15斥/座,老城区不得低于9卅/座。己编制专项规划的城市,可按照经批准的专项规划执行。(*:新建城区采用括号内数值。)12班9(15)-24.2017座—18班9(15)-21.4m7座——24班9(15)-20.6卅/座——M30班9(15)-18.8m7座——初中12班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至少应设1所。3-5万人设立1所初中。42座/千人,50座/班1
6、1.25(18)-25.9m7座——服务半径宜为1000米,容积率20.8,建筑密度20〜35%。校均规模应达到18班,900名以上在校生,每校单个校区办学规模原则上不超过2000人。初中用地宜采用高限指标,采用底限指标时,新建城区不得低于18m7座,老城区不得低于11.25m7座。己编制专项规划的城市,可按照经批准的专项规划执行。18班11.25(18)-23.3m7座——24班11.25(18)-21.9m2/座——M30班11.25(18)-20m7座——高中W18班8-10万人设立1所普通高中。20座/千人,50座
7、/班18-25ni7座—容积率$0.8,建筑密度20〜35%。每校单个校区办学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000人。新建城区高中用地应采用高限指标,老城区高中用地不得低于18nf/座。已编制专项规划的城市,可按照经批准的专项规划执行。24班18-23.5卅/座——30班18-22.5m;7座——P36班18-21.1n?/座——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个街道至少应设1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级)两级配建要求应满足:新建城区和住宅区每千人建筑而积不少于70m2;老城区和已建成住宅区每千人
8、建筑面积不少于55m2o—建筑面积M750m2床位数M20张一个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至少应设1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H间照料、临时托养、康复以及近家集小养老服务。可附设老年食堂、护理关怀服务站(室)、托老所等。宜与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设,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相邻。应按照配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