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

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

ID:41660899

大小:76.4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9

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_第1页
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_第2页
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_第3页
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_第4页
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渡自然公园的空间建构与环境伦理意涵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關渡自然公園的空間建構與環境倫理意涵之探討張長義/李玉亭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研究生摘要以往以保育為目的所劃設的自然空間,多依循黃石公園模式,是中央集權式、隔離的經營管理,在此論述下自然是被建構為少有人為干擾、沒有人類文明滲透的原野地,並且抽離在地的政治、社會歷史脈絡,在國家權力包裝下,合理化為純粹的自然空間。然而這種將自然和文化置於二元對立的思考漸漸受到挑戰,隨箸環境議題重要性的提高,多種不同的環境論述相互辨證著。關渡自然公園是在怎樣的情境脈絡下被建構出來,其空間形式的建構過程為何,其表徵著什

2、麼樣的人和自然的關係?因此從環境倫理的觀點來檢視關渡自然公園的建置過程,而自然公園再現了環境倫理。關鍵字:關渡自然公園、環境倫理、自然自然真的就是自然嗎?在特定的時空脈絡下,自然為何以及如何成為科學研究及經濟與政治考量的對象抑或是被圈限為沒有被人類染指的純粹自然空間?在在涉及了人對自然的論述建構。以往自然保留區、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等來看多依循西方隔離式的集權管理,對自然的思維亦受到西方環境論述的影響,所謂的自然係指不受人類文明干擾,將人類文化和自然置於對立的兩端,直到晚近,這樣的論述受到質疑,人和自然的關

3、係被重新審視思考,集權、隔離式的畫界和經營管理受到質疑,而有不同的聲音和做法出現。民國72年台北市政府即公告設置為「台北市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然而只談保護水鳥,許多人便以為那是愛鳥人士的問題,與自己無關,甚至懷疑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成立的價值(台北市野鳥學會,1994)。稍後堤防以南的沼澤區在民國75年農委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關渡自然保留區」,以保護水鳥棲地;堤防以北的地區規劃為「關渡自然公園」,以期能達到保護水鳥、自然教育及戶外遊憩的功能。隨著環境因子的改變,這塊地方,由原本的溼地生態漸面臨陸域化。相關

4、規劃報告及生物資源變遷調查、預測的研究也有許多,但面臨的環境問題及不同群體(地主、保育團體、主管機關)對土地價值的認定問題依然存在。令人質疑的並非是這些技術層面(工具理性)等相關科學研究的可信度,而是在主流的環境科學中,環境倫理面向的探討是否被理所當然的化約了。自然公園經由劃定界限、隔離、管理的過程中,就註定了和在地社會、文化、政治的不可分割,但是卻被建構成是一個沒有被文明染指、沒有被政治穿透的純粹自然空間?有學者從社會建構論(socialconstruction)的觀點提出,那些認為自然是原始的、外在於人類文

5、明的普遍看法,正是被知識份子的工作與知識份子的生活是屬於都市的這一類知識份子在社會空間的自我定位,所不自覺的強化一也就是說,我們都是透過都市的歷史和地理經驗來理解自然的(Fitzsimmons,1989)。所謂的[自然],實際上卻是政治及社會、文化的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關渡自然公園的空間生產與再現,是在怎樣的情境脈絡下被建構出來?過程中關於人對自然的價值認定或是環境倫理的討論是否在技術層面(工具理性)的思考下被消音或置換?因而從環境倫理的觀點切入,想探討在生態環境和政經環境交互作用的脈絡下梳理關渡自然公園的催

6、生、建制、管理過程,這之間關渡自然公園扮演什麼角色?是政治經濟高度發展下對自然迫切性/需求的產物?還是轉圜人和自然關係的空間場域?如果是,關渡自然公園表徵的人和自然的關係為何?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討:不同的作用者對於關渡自然公園空間形式的意義有何不同的認知、想像、及實踐?其間的衝突與和解為何?有何影響?過程中關於人對自然的價值認定或是環境倫理如何表徵於空間中?空間是否有其能動性?本文以文獻分析和質化訪談的研究方法來操作。透過文獻分析來釐清從歷史的脈絡中,環境倫理在論述自然空間時有哪些不同的視角和轉化,藉以鋪陳和分析

7、當代的環境倫理的發展對自然空間的建構有何影響。同時整理關渡自然公園的相關文獻一計畫書、報紙、期刊資料等一梳理其建置過程及環境變遷;另外田野的調查研究,為了解釋自然空間的建構,受到哪些不同社會作用者的影響,這之間社會作用者個人的經驗、知識如何詮釋進而實踐的方式建構出自然空間,故以質化訪談的方法來進行。壹・自然公園在台北市公園發展過程的角色關渡自然公園在關渡平原整體開發計畫上,將和規劃的運動公園、景觀公園成為「台北都會公園」。就公園的空間形式演變來看其不僅是都市結構中重要的景觀元素,更表徵了對環境的價值觀,同時透過

8、公園的設置藉以轉化城市中的社會關係以及人和自然的互動關係。自民國73年台北市政府委託林曜松與呂光洋教授進行關渡自然公園初步規劃,民國77年將關渡自然公園的闢建納入關渡平原整體開發案,民國82年正式公告關渡自然公園為公共設施保留地,85年通過預算徵收土地,得以建置公園。何翠莉(2000)分析整理台北都市公園的演變及其影響因子(註一),配合關渡自然公園雛形、規劃、到建置的歷程來看,民國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