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65369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29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及改革创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及改革创新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提速提质新阶段,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转城、产城融合及相关支撑、配套等问题,已引起中央及地方党委、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为此,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可将“一化、二重点、三支撑、四配套”构成当前新型城镇化改革和政策完善的内容框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改革创新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城乡统筹、促进产城融合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内需、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必然选择;也是关注民生,促进民生事业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
2、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务院各部门不断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力度。我国的经济社会步入跨越式发展新轨道,城镇化建设进入提速提质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然而,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需要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破解农转城、产城融合及相关支撑、配套等难题。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突出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破解“农转城”的难题
3、 各地推进速度不一、实施措施各异;实际转户群体与政策初衷存在偏差。目前,全国已转户农民以残障村民、高龄老人、五保户、贫困人口等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老、弱、病、残”群体为主,转城“低质化”现象突出,增添了城镇新“包袱”;将“农转城”与“农转非”等同,这些问题需引起重视。“固土”观念重、“转城”因医保和养老保险缴费金额提高、子女就学升学限制多、租房买房能力弱等新问题,出现转户“实惠不增、负担反增”的现象。 (二)破解产业协同与产城融合的难题 政府需进一步破解三次产业协同能力不断降低,重工业单兵突进,轻工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产城“两张皮”等难题。 (
4、三)破解财税、金融、行政管理改革等政策配套的难题 因户籍、土地、社保等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农民市民化进程。需要政府着力解决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相关改革滞后,核心和重点不突出,政策支撑不力,配套不足等难题。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改革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胆改革、积极探索的行动理念,借鉴、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经验,以产业化为引领,以培育新的增长极为目标,以城乡居民共享改革红利为宗旨,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依法推进”原则,遵循
5、统一、相向、聚合、突破的要求,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新型城镇化集约、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的基本特征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深化户籍制度、产业政策、土地制度、财税金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制度等方面改革,全面提升新型城镇整体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铸就新型城镇化典范,谱写“中国梦”新篇章。 (二)总体思路 以“一化、二重点、三支撑、四配套”为重要政策内容框架,即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以土地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改革为重点,以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为支撑,以行政管理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环保改革、住房改革为配套,加快
6、推进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改革创新及政策建议 (一)农民市民化 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易地搬迁、生态移民、教育移民安置为抓手,以医疗卫生、教育、社保改革为推手,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的目标。 (二)加快土地改革进度 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实施旧城改造、城镇上山等举措,盘活存量,拓展增量,达到既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又守住耕地红线,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一是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修改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增加用地指标,加大建设新增用地的保障力度。二是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借鉴重庆“地票”交易经验,推广城乡统筹经
7、验,通过对工矿废弃地、城中村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宅基地整理等途径,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三是规范土地市场。完善新型城镇化征地制度,探索征地权益市场化分配机制。尝试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外集体建设用地交易措施。提高存量用地在建设用地供应中的比重。统筹建设城乡用地市场,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对增量建设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出让方式进行差别化管理。四是完善农村土地利用机制。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认证基础上,继续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继续扩大林地承包权和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试点。率先在全省完成耕地确权颁证工作,妥善解决产权归属不明,有争议的土地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