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ID:41647045

大小:54.4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29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_第1页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_第2页
资源描述: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茶陵县城西学校:刘春容内容提要:本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后才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岀来的,也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与活动中得到升华的。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培养、实践、活动。现代社会,我们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番思索,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着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里,主要谈谈我与学生同时进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常,人们只想到要培养学生创新

2、意识和创新能力,却忽视了教师这个引导者的素质。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能力,至少得有识别能力。一、对自己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主张,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不能一成不变,要变通一一平常的教法是这样,那我就想,有没有更好的?有没有更新颖的?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有没有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在生活中,也要搞些小发明吧。反正,整个头脑要积极思考,不能陷于定势思维中,不能陷于消极对待中。上次集体备课,同年级教师写完教案拿来研讨,大家都在“查漏补缺”,而我却提了一个全新的方案。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在自

3、己的有了创新意识时,应立即开始思考,然后,马上付诸行动,这样才有得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自己的要有对自己怕信心一一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相信自己能行。平吋,上课前我不仅要备一篇教案,还要在心里想几个方案,甚至课堂上灵机一动,也敢拿来“献丑”。有一次,孩子们学100以内的两位数比大小,学完后有点似懂菲懂,而且积极性不高,我脑海里冒出编儿歌的想法,便“现做现卖”的编了个儿歌: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它就大,十位小,它就小,十位相等不得了,没关系,比比个位知道了。(配上丰富的表情和有趣形象的手势,学生兴致勃勃,后来个别学生做错了比较两位数大小的题,叫他来,一提这个儿歌,他

4、便一下子明白了。)三、引导学牛创新意识我不时的为孩子的新点子乐开了花,孩子不仅尝到了新点子的甜头,述在新点子中得到了老师的赏识,怎么不会乐此不疲呢?记得上“做风车”这一节课,我说你做风车的材料除了老师说的东西可否用其它东西代替呢?(引导意识)接着,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用铅笔代替木棒的;用小棒代替木棒的;还有的干脆木棒、钉子都不要,只用纸做好用小棒一插,也能成功。我兴奋的表扬了他们,虽然这样的工具使得做的风车的质量不高,可是学生在其中获得的创新识、培养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四、通过实践与活动,使学生获取一些创新的方法创新,在于众不同、在于与以前不同。别人在教学时,

5、会把所有的知识点理清,然后以最好的办法让学牛接受,无形的孩子自己的“创新”被受限制。试想一个已接受了知识的孩子与一个没有接受知识的孩子,谁的点子会更新呢?于是,有些问题,我喜欢让孩子走点弯路。为了考查学生计算学习情况,我出了一道题:1+2+3+4+5+6+7+8+9+10二()或许,我把方法直接告诉他们,既可以节省他们的计算时间,又可以在第一时间,先入为主的让他们掌握方法。可是,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让他们感受最实用的创新方法是:尝试。等到一些学牛算得有些“焦头烂额”时,我会问,你有没有好方法去算呢?于是孩子们又“乐此不疲”去玩数了,后来每个班上都有孩子用上了“凑十法

6、”:1+9=10,2+8=10,3+7=10,4+6=10,4个10再加上1个5和1个10得55O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不易的。我鼓励了他们,然后,问了他们方法,其中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这样一个个加很难,于是,我试着把顺序换一下,后来发现“凑十法”很好用,便用上了。我肯定了他,还说:要与众不同,必须自己去尝试,不怕失败,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爱迪生尝试了几千种东西,才发明了灯泡。我相信大家只要尝试,定会找出与别人不同的好方法。创新意识不是教出来的,创新能力不是练岀来的。在我想出新点子吋,我已获益成功的喜悦;在我大力赞扬献出新点子的孩子时,学牛已愉悦的产牛了创新的意

7、识;在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没学过的问题时,学生已在“尝试”中培养着自己创新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