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

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

ID:41645407

大小:62.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9

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_第1页
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_第2页
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_第3页
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_第4页
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课堂表现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自我建构(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大学生的英语课堂表现看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建构胡啸纪玲唐霞[摘耍]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互动合作性。为探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建构与英语课堂表现的关系,对学生英语课堂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进而得出优异的英语课堂表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自我建构结论,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英语学习;课堂表现;自我建构[作者简介]胡啸(1970-),女,硕士,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纪玲(1968-),女,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学;唐霞(1971-

2、),女,硕士,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山东泰安271000)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如何提高大学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丰硕。如任庆梅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调查研究》,王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以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为例》,徐锦芬、寇金南的《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策略培训实验研究》,张芳的《论交互式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生参与》等文章,大部分侧重于教师怎样进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学生如何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法论研究,尚未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建构与英语

3、课堂表现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本研究选择研究者所在院校的2012级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两年的英语课堂表现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和分析,探究在相同的教学课堂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建构与英语课堂表现的关系,以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参加本次研究的学生是2012级大学一年级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通过教师课堂观察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二十个不同专业教学班中选出作为被研究对象,共计400人。实验组学生的共同特征是:入学英语成绩良好,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强。对照组数量

4、100人同样出自这些教学班,其共同特征是:入学英语成绩良好,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表现欠积极活跃。总之,这两组学生从入学成绩看英语水平相差无几,但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相同。(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对学生英语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研究者们担任这些教学班两学年英语课堂教学,他们与被研究者是师生关系。研究者进入这些学生所在班级进行英语教学,能够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兼顾关注并简要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于课余时间对资料进行整理。研究者对100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典型性的观察约280次,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研究,记录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英

5、语教学活动的行为,这些行为体现了学生英语学习理念、学习策略和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诸多信息。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课堂教学和观察记录过程中,并对研究者自身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记录,从中了解研究者本人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英语课堂表现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访谈是本研究使用的另外一种研究手段。访谈包括群体定期访谈和个别访谈。定期访谈是在每学期初、期中和期末进行的常规访谈,通过随机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共计64次,访谈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学生本人的英语学习经历,如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有无参加课外辅导、家长有无英语学习

6、背景等;学生对初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回顾及总结;学生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环境的评价;英语学习的动机、策略和理念等诸多方面。个别访谈第三种研究方法是,对学生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学生英语课堂表现和英语成绩以及英语学习的自我建构关系。二、资料分析与讨论研究者首先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表1展示了文字资料整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导图;其次是对学生的每一学期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数据进行分析,表2展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的差异。表1信息导图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英语课堂活动英语知识的学习英语技能的掌握单词、句子结构和篇章

7、学习听、说、读、写、译认知观念英语学习基础影响课堂行为主要因素学习策略预习吸收操练课堂表现活跃任务型授课模式被动吸收语言知识的学习英语学习自我建构主动学习巩固学习成果创造性学习活动内化知识和技能表1显示的是文字资料处理的结果。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一个信息分类、相互补充、归纳总结,再加以图表展示的过程。在对文字资料进行整理过程中,不断补充新问题,再进行进一步的观察、访谈完善材料,捕捉课堂记录和访谈资料中的关键信息点,绘制信息导图图表。信息导图数据有三个主要范畴:研究样本的英语课堂活动、影响英语课堂行为的主要因素和英语学习自我建构过程,每一主要部分又包含若干个分

8、支。(一)研究对象的英语课堂活动实验组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有以下两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