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牧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牧童》

ID:4163938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牧童》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牧童》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牧童》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牧童》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牧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题目《牧童》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何安京昌平区沙河中心小学一、教材分析《牧童》一诗,描写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天性。读着这首诗,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同时也深深地感染着诗人。从那充满灵气的诗词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受那遥远的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那一幕幕的生活场景,一经作者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时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二、学情分析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却

2、又不一样。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这个话题本身对学生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会怀着浓浓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学中可以利用儿童的阅读期待,调动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理解起来较容易。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 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典范诗文的积累量;③ 通过背诵、默写古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 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境,感知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① 学会触类旁通,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掌握学习诗

3、的方法;②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③ 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② 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一、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境,感知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导入:童年,是充满纯真的时光,是无忧无虑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词,来看一下古代儿童的童年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唐代诗人吕岩在《牧童》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呢?(板书:《牧童》唐吕岩)1.教师读。2.自由读。要求读通诗句,读准字音。3.指名读,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节奏来读。4.(出示正确的停顿)指名读、齐读。读出节奏。并说出自己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齐读课题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2.读的同时用“/”试着画出诗的停顿。3.齐读并思考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利用学生对于古代儿童童年生活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对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一)再

5、读诗歌,理解诗意。1.总结学生之前在诗中所读到的画面。有草地,有笛声,有明月,还有牧童。2.那牧童“卧”在哪里了?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3.画几根小草,问:我的画符合这句诗的意思吗?为什么?提示学生“六七里”是虚指。4.除了无边无际,这片草地还有什么特点?5.朗读:你能试着读出这片草地的茂盛和广阔无垠吗?6.望着这片广阔无垠的草地,吕岩未见牧童,先闻笛声。读一读这句诗(出示:笛弄晚风三四声),想想牧童的笛声应该是怎样的?7.引导体会:既然“六七里”和“三四声”都是虚指,那把它们换个位置可以吗?8.学完前两句,在你的脑海里一定有了一幅画面,同学

6、之间互相说一说。(出示参考翻译。)9.朗读前两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10.1.说出“草铺横野六七里”。2.通过“六七里”认为画不符合诗意。并说出理由。3.通过“铺”体会草地的特点。4.学生会想到用“一碧千里”这个词来形容这片草地。指名读、齐读1.自读并体会牧童笛声的特点。2.体会“三四声”也只是个虚指。1.学生自由讨论。2.学生交流想法。1.学生自由讨论。2.学生交流想法。指名读、齐读。通过画图、反复诵读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出草地茂盛、广阔无垠的特点。通过对上一句的学习,学生能够反应出这里的“三四里”实际上也是一个虚指,用来体现笛声断断续续的特点。通过交换对比的

7、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写法所体现的东西。检查学生是否正确地理解了前两句诗的意思。(一)引入资料,升华情感。(五)加深体会,配乐朗读。过渡句:就这样,牧童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在晚风中吹着牧笛回到了家。(出示牧童骑牛吹笛的图片。)1.自读后两句,提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归来包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引导问:牧童卧在明月下,你觉得他会想些什么?3.朗读全诗。1.这是诗人看到的牧童,他的生活是这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但是诗人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吕岩的资料)2.问:当经历了艰难的诗人看到了牧童这样的生活,诗人吕岩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1.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