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阶段导学

大学语文阶段导学

ID:41625728

大小:58.8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大学语文阶段导学_第1页
大学语文阶段导学_第2页
大学语文阶段导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阶段导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09学期大学语文阶段导学2本阶段学习中国秦汉时期散文、唐宋时期散文,共五篇课文。具体要求如下:一、李斯《谏逐客书》【阅读提示】《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的一篇奏议。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以简胜繁地提出了统领全篇的屮心论点:张逐客卿是错课的,屮心词是“过矣”。第二段援古证今,列举史实说明客卿的功劳,进行了正反论证。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正面叙述史实,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阐述了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强的典型材料,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说明重用客卿对

2、秦国有利。接着乂以假设的形式,从反面论述了逐客之害。第三段用秦王政对于异国宝物的喜爱来说明逐客之荒谬。第四段再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第五段总结深化,呼应前文,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总观全文,李斯在论证驱客之过时没有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的高度分析阐明利害得失,显示出作者的战略眼光和卓越见识。木文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正而论述强调纳客之利,反而推理突岀逐客之害,利害并举,两相对照,是非分明;采用了极力铺陈的手法,大量列举事实作为依据,产生了事实胜于雄

3、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文中排比句接踵联翩,对偶句相间迭出,增强了句式的对称之美和节奏感,气势连贯、文采斐然。【思考与练习】1.认知木文的屮心论点。2.文章列举秦国四位君王“以客Z功”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3.文章铺陈秦王的喜好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4.本文采用了正反对比、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试举例说明。5.本文的说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6.说服秦王最终收回成命的根木原因是什么?二、韩愈《答李翊书》【阅读提示】《答李翊书》属书信体,是阐述中唐古文运动理论的重要作品,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论文。全文可分为

4、五段,其中首尾两段前后呼应,对李翊的來信略作酬答;中问三段展开议论,是主体部分。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言与立行之间的关系。作者以自己学文的亲身经验,阐明了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意义,认为学习古文应以立德为本,立言为表,“仁义Z人,其言蔼如”;学习古文要勇于创新,“惟陈言之务去”;学习古文贵在深造自得,长期磨练,“无望其速成”;学习古文要以气为先,以气主文,气盛言宜;学习古文要有高远目的“无诱于势利”,不必汲汲求用于人。作者善川形彖的比喻说明抽彖的道理,准确贴切,使抽彖的道理变得形彖而易于接

5、受。而文章小丰富多变、长短参差的句式,奇偶并用、骈散兼行,也人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思考与练习】1.韩愈在本文中提岀了哪些著名文学主张?2.结合作品,谈谈作者借助比喻说明了哪些抽象道理。3.思考从韩愈为学作文的经验中能得到什么启发。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阅读提示】《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气盛言宜、不平则鸣的典范Z作。文章“章法混成,直起直落,言尽则意止,而生气奋动,笔有余势,跌宕俊边,盖学太史公而神行气化,不为字模句拟之貌似者。”(钱基博《韩愈志》)本文是韩愈为李翰《张巡传》所作的后序(叙)。名

6、为“后叙”,不是要给张巡等人重新立传,也不是在写《张巡传》的读后感。韩愈沿用了《史记》传后论笔法,就有关《张巡传》的内容发表议论并补充以自己搜集的史料,形成了本文文体和结构上的特色以及议论、叙事并重的写作特点。全文紧紧囤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前半部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谋论调,在驳斥中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英勇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经过,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前麻两部分既有分工,乂有联系,和辅和成,情理交融。事理昭昭,激情烈烈,收到了

7、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双重效果。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这一特点首先得力于细节描写的运用:南霁云拒食、断指、抽矢射塔;张巡诵读《汉书》、起旋众泣等细节描写如颊上添毫,传神写意,形象栩栩如生,光采照人;其次是止面人物性格的互相映衬以及反面人物卑劣行径的反衬。【思考与练习】1・体会并说明本文飯事与议论并重的特色。2.木文为许远立传时采用了什么方法?了解其批驳的谬论。3.概述南霁云的性格特征,说明作者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4.文中补叙了张巡哪些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5.了解本文采用的叙述方

8、法。四、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提示】《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为《永州八记》中的首篇,在这一山水游记系列屮起着开宗明义的作用。文章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题,强调此文不只是写宴游西山,而首先是要写发现西山。作者游山玩水并非始H西山,而对于像西山这样能够形成自然与人格默契的独特风光却是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成为了作者生活的一个转机。(清)浦起龙称“始得有惊喜意,得而宴游,且有快足意,此扼题眼法也……”(《古文眉诠》)文章从作者被贬之后的忧惧和漫游写起,使笔下的探幽揽胜同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