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 动词妙用

古诗词里的 动词妙用

ID:4158839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29

古诗词里的 动词妙用_第1页
古诗词里的 动词妙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里的 动词妙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呈现出诱人的魅力,耐人寻味。但凡一首好诗,好词动词的作用不可忽视。动词选择的恰当与否关乎整首诗词的美感。诗中的动词往往平中见奇,拙中生巧,具备独特的表达功能,是诗词审美特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诗词中动词的妙用值得笔者深入的探讨,分析,因此就诗词的动词妙用归纳三点,懂得诗人妙用动词的方法,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和闪现的动感,使诗词靓丽光鲜、活泼、动人。第一:本态动词的妙用动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文章生动与否,全凭动词的运用,可以说动词的是文章语言艺术的灵魂。本态动词,主

2、要是指诗人表达事物动态时所选取的该事物自身所能发出的动词词汇。一般说来,事物的动态表达,都具有自身“本态动词群”。例如:表达“看”的动词,就有“望、视、瞅、观、览、眺、瞩、瞻"等许多本态动词,由诗人筛选运用。若经诗人锤炼,字斟句酌运用本态动词,就能使得诗句意境不同凡响,一鸣惊人。例如:杜甫的“身轻一鸟过”的“过”。陶渊明的“采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都是本态动词完善灵化诗的意境,使其诗句意境大开,本态动词的运用,将诗的意境点化、升华,其妙用之极。第二:移借动词的妙用当诗人要创造的意境必须借助动

3、词去体现时,而本态动词词汇已经不能完成其需求了,诗人就要运用移借动词来完成。诗中这种采摘它事物的动词词汇,以完成自身动态描写任务的情形,相当普遍。例如:“数峰无语立斜阳”中的“立”字。便把本来处于静止状态中的山峰写活了。山峰本不能言,偏以“无语”称之,已有一层意味在里边了,而另一个“立”字则把晚山由“无生体”描摹成“有生体”,从而使之神态毕现。有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仅一个简洁的动词就使其所塑造的物或人呈现出立体感,从而具有了一种浮雕美。这样的动词在我们灿烂的诗词中不胜枚举,如杜审言:“云霞出海曙”,中的“出”、“梅柳度春江”中的“

4、度”;张先:“沙上并禽池上暝”中的“上”、“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毛泽东:“鹰击长空”的“击”、“鱼翔浅底”的“翔”;等。有趣的是,这种移借而来的动词词汇,一经直入,便立即显现出特有的新鲜活泼的表现力。现以“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句为例,看看移借动词的运用妙在何处?这句诗写的是春天夜境的美,有薄薄的云,有云隙中透出的月光,有朦胧月光下的花,有微风有花影。风是暗示性的。云、花、影、风构成一片宁静柔和的艺术氛围。但作为诗的意境的创造,还远远没有完成。他借用了动词“弄”,形象化、人格化、将诗的意境点活、带起、升华。同样毛泽东也用“翔

5、”字使鱼也有了灵性,让诗的艺术境界高深无比,妙不可言。第三:转化动词的妙用诗的艺术生命力在于形象。诗词的语言不是思辨的语言,而是可感的语言;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形象的陶冶。那么动词正是塑造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动词能使某些形象由“无生体”变为“有生体”;由“无情物”变为“有情物”,甚至赋予形象拟人的特征。转化动词即使其具有这样的特点,它和移借动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词本态动词不能完成自身任务时而采用的字法手段。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从它一范畴的词中移借现成

6、的动词词汇,后者则是将其它词性的词汇转化为动词,以完成自身的任务。雨后春山葱绿丛,霞光一片柳摇风,平湖目远浅帆纵,谷荡波流倾向东。欢鸟啼音舒蕾俏,枝悬馥蕊沐阳红。佳人未醒沁霄睡,窗外凝香侵室浓。把酒千杯昨夜醉,娇羞默默两心融。柔情往度与君共,痴爱绵绵箫曲中。使用转化动词也是诗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只是诗人在使用这一手段时,似乎常常需要更多一点创新精神。因为按照一般的习惯,描写事物的动态时,首先想到的是本态动词,其次是移借动词,而取转化字法的就相对要多费一些深入的功夫。转化动词由于具有了双重词性的词义和色彩,它一旦走进诗人的特定意境之中

7、,就会使诗的意境显现出异乎寻常的光辉和情趣。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因诗用一“绿”字而使诗名扬天下,成为千古佳句,千百年来,人们仍然谈论着这一“绿”字是怎样使诗的意境骤然生辉的,人们还不厌其烦的地把王安石如何舍去了“到”、“过”、“如”、“满”等字,而最终找到了“绿”这样一个神奇的字眼,作为“诗以一字为工”的最突出的佳话加以称道,研究诗人的创作过程,讨论其字法规律及其对意境的功能。“绿”本意是颜色,用在这里显然作为动词了,这就是名转化为动,也就是说这个绿是起变化了,这里动词把“自然的和感性的东西用精神现象的

8、形式表现出来,因而高尚化了”,所以它能渲染诗的情绪和气氛,加深诗的意境,能更具体可感、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形象中某中潜情感。而这种情感,其实是作者情感的外化,是作者借助外部形象寄托内心情绪的结果。动词的妙用使其作品大放异彩。我们在阅读、欣赏、教学文学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