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月的妙用

古诗词中月的妙用

ID:1359148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古诗词中月的妙用_第1页
古诗词中月的妙用_第2页
古诗词中月的妙用_第3页
古诗词中月的妙用_第4页
古诗词中月的妙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月的妙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诗词中月的妙用  【摘要】古代诗词中,月作为特有的意象,它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感的寄寓和沐浴,是生命时间飞逝,是美好事物的寄托和展望。因此,“咏月”是中国古诗词的一个大主题,千百年来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佳作名句。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词句,都是千古名句,万世绝唱。唐代诗人李白更是一位喜欢以“月”入诗的高手,李白诗中的月是受古人影响,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诗人理想的寄托,心灵的再现,是理想难以实现的内心表达。总之,月这

2、奇特的意象,蕴含了诗中高妙的境界,自然和人文的内涵。古诗中虚实相生,以虚写实,虚实交相辉映,意境可谓妙哉!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  【关键词】鉴赏;意象;神话之月;自然之月  月在唐诗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餐风饮月,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或惑之,或寄之,或怀

3、之,或思之,或忆之,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咏月诗在古代诗词中有着显赫的地位,月亮是诗人最为钟爱的一个意象。用它象征团圆和思念,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把月亮当作美好的象征,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爱的象征,纯洁无瑕的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中月的纯洁烘托人心灵的高洁。可以说,是月给了古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诗词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古诗提供的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的意象,也使诗人们失去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

4、间,会丧失一大批大朽诗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苏轼《明月几时有》,杜甫《月夜》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  古代诗中写咏月诗的高手当属李白,他一生中创作与月有关的诗多达三百多篇,从少年时代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后来的《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将一生的才华与情感寄托皎洁当空的月色,写出了自己的理想、思念、爱的许多名垂千古佳句名作。《把酒问月》中以“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

5、此。”来表现明月长存,人生如寄,时光似流水的感慨。不仅李白如此,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无情。南唐后主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水中,可见诗人词人借月抒怀,寄托愁思于这意蕴丰富的月中。  古诗人将月入诗,绝非偶然,是有其深厚渊源的。他们在创作上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受屈原和《诗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创作方法上,有继承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也有继承

6、现实主义手法。屈原的《天问》,文中对自然、社会的现象和事物发生疑问,古往今来的问题,保存了不少的神话和古史材料,而且通篇用诘问语气。由此看来诗人将月入诗,并对月猜想,向月发问,无疑受了诗人屈原的浪漫诗风的启发和影响。如李白《把酒问月》中的“今人不识古明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空和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和

7、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牵动诗人创作灵感,将其引入诗文中,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也给诗披上神秘的面纱。李白咏月诗《古朗月行》中的诗句“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白兔捣成药,问言与谁餐?”此四句诗引用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嫦娥偷食了后羿在西王母那里求得的不死之药,便成仙奔月,成了月精。传说月中还有仙树桂树,能看见仙人的两脚,还有白兔在捣药,这免不了要引起天真好奇儿童的疑问――白兔捣成药后给谁服用呢?这一传说在李白的另一首持《把酒问月》里,也加以引用,其诗句:“白兔捣药

8、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这一神话传说引用,既增强诗人的神秘色彩,也增加诗人的艺术魅力。苏轼的《水调歌头》写道:“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诗人面对茫茫青天上的明月,自己想乘风归去月宫。只恐琼楼玉宇,广寒宫里太孤独寂寞,太清静了。然而,嫦娥年年岁岁在广寒宫里,“高处不胜寒”多么凄凉孤独,又有谁与之为伴呢?这些诗中引用同一神话,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