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理念(张明远___张__毅)

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理念(张明远___张__毅)

ID:41574173

大小:59.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8

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理念(张明远___张__毅)_第1页
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理念(张明远___张__毅)_第2页
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理念(张明远___张__毅)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理念(张明远___张__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理念张明远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张毅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作人上传时间:2007-2-24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人股东非法占用资金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运动式监管亦将退出舞台。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有必耍重新梳理一下上市公司监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木文并不做严谨的学术探讨,仅就若干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一、关于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借鉴国外同行先进经验对于提升我们监管水平之意义毋需赘言,但如何将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木土化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由于美国在国力、语言、留学生人数等方面的压倒性影响

2、,人们很容易将美国的做法等同于国际先进经验。但据我们观察,美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山于股权高度分散和各州公司法关于董事会与股东之间权力分配的历史传统及实际做法,导致董事会和管理层过于独立于股东而形成的监守自盗;而我们的最大问题是,董事会和管理层过于不独立,很易受控于个别股东或股东集团而形成的唯该股东或股东集团利益而非公司利益至上的问题。易言之,美国的公司实践所面临的主要矛厉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而我们很少出现董事会和管理层违背主要股东意志的情形,血临的是大股东欺压中小股东的问题,公司实践中的上要矛盾是大小

3、股东Z间的矛盾。这种状况并不因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而在如期内有根本性变化,即使公司由国有控制转变为非国有控制,也仍然会表现为个人或家族控制。父业了承仍是中国人的传统商业伦理观。显然,由于背景的巨大差界,在其现有土壤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美国公司与证券法规则不一定能够适应和完全解决我们的问题。必须在対两方血的情况都进行相应分析和了解后,才能有效地借鉴和内化具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如果简单地照搬照抄,町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前一阵看到有人依照美国公』的classboard(又称staggeredboard,董事会屮董事任期错开

4、,每年只能改选其小一部分如三分之一-的董事),为国内上市公司也设计了同样的反收购措施。其实,这种反收购措施根据小国公司法基本起不到什么太大的反收购作用。它Z所以在美国能成为一个广为采用月•行Z冇效的反收购洁施,是因为美国相当多的州公司法,包插拥有绝对影响力的特拉华州公司法(美国所有上市公司和财富500强企业屮,约有60%的公司注册在该州并适用该州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规定,未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不得修改帝程、更换董事等,甚至是何时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审议什么议题都由董事会说了算,股东是无权提议召开股东大会和提出修改公

5、司章程等股东人会提案的(虽然美国证券法(联邦法)允许股东绕开董事会召开股东大会形成修改章程的意向性决议(precatoryproposal),但公司法(州法)认为这种意向性决议对董事会并不具有当然的拘束力,董事会可以不理会股东的意见和建议)。当然,董事会这种貌似无理和绝对的权力,由于市场因素和其他法律的制约,在具体实践中并没冇发生想象中的滥用。至于人们津津乐道的“毒丸”这种反收购措施,不光根据中国公司法它不具冇合法性,我与一些徳国学者探讨时,他们也认为“毒丸”违反德国公司法中的股东平等规则,无法执行,简直是天方夜潭

6、。估计只有在美国“毒丸”才会获得合法地位。有效的借鉴、内化和提升,不是简单的搬抄。除了不被别人将一隅之做法谋欺为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外,还需要对双方的规则及其产牛的法律和市场环境等宏观背景进行相应的比较研究。二、关于监管边界对于证券监管者而言,监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白是份内之事,但除此之外,应否和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到公司治理和包括委托理财•、资金使用、股权激励等在内的公司内部经营及管理事务,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监管机关的任务和角色定位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问题,监管边界在很大程度上収决于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7、。刈

8、】由公司策乍、高管的监督和制约,绝非证券监管机关一个部门的事悄,而是监管、市场、司法、媒体等互和配合协作并辅之当事人诚信意识的系统工程。美国证监会(SEC)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主要针对于信息披露,不大涉及公司治理,更勿论公司内部经营和管理了,但这是以发达和完善的市场、司法、媒体和较高的社会诚信为基础的。而我们的情况是,套用一位参与《行政许可法》立法的专家的话说,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法制和正在建设市场经济的国家,既然是“正在”,那显然还没有达到。在市场、同法等I筍不能有效分担对董事和高管的监督及制约的悄况下,监管机关

9、可能还会无奈地不时介入到公司治理和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事务。运动式监竹恐怕还没到永久性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国情吧。但我们毕竟正在“走向”法制和市场,监管机关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身影还是应当尽可能逐渐淡出。当然,对于监管机关应否介入公司治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公司治理以公司内部机关权限分配和董事、高管勤勉尽责为核心,这其实是公司自身的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