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

《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

ID:41538214

大小:833.50 KB

页数:126页

时间:2019-08-27

《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_第1页
《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_第2页
《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_第3页
《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_第4页
《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婚姻与家庭新版》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婚姻的自然前提——性二、两性结合的行为驱力动物的性行为是出自本能的刻板表现形式,具有季节和发情期的限制,而发情期的消失,是人类祖先从动物转化为人的分界点。人的性机能、性行为受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由于人是社会的生物,这些因素又直接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主要是性环境、性文化、性道德。如:日本的性文化“生殖崇拜”第二节婚姻的选择一、择偶理论关于结婚的动机,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认为:结婚的动机在于经济、子女和感情三大因素。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同。上古时代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子女第一

2、,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则是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Why?一、择偶理论(一)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1、生物学解释婚姻的选择是以本能、遗传和生物因素为基础的。本能驱使男性去接近女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行为是基本本能的反映。而性本能是行为控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而生物本能构成婚姻的基础。评价:片面的观点。婚姻有社会属性,是一种社会行为和过程。(一)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与他或她的异性父母类似的人恋爱和结婚,这种倾向是无意识的,集中表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评价:目

3、前尚无事实论据证明该解释,但是现实社会中大量存在这种案例。(一)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3、互补需要理论配偶倾向于以互补需要为基础进行相互选择。当年龄、种族、宗教、住宅、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表现为择偶中的个人动机时,此动机势必是互补的而非同一的。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提供可靠保证的人做配偶。如性格上的互补、经济与外貌的互补等。当然这一理论只有在择偶自愿和文化鼓励男女之间的婚前互动的社会条件下才能成立。评价:对这一理论存在争议,是否正确还要验证。(一)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4、同质性理论(

4、同类匹配)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人相互更具吸引力。这些相似点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社会的。其中价值观的相似更为重要。如志同道合,孙中山和宋庆龄。门当户对:同质性理论是对“门当户对”的进一步定性化。一、择偶理论(二)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1、角色理论人们倾向于按照社会、亚文化和家庭的规定来对角色提出期待。角色就是指适合于某种既定地位——丈夫、妻子、男性、女性等的一套社会期望。个人以角色一致、角色相容或者求婚、婚姻和家庭角色的一致为基础进行选择。可能结婚的夫妇是具有类似的角色界定和期待的男女。(二)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2

5、、资源交换理论某种类型的交换观念是婚姻的基础,这种交换可以发生在金钱、地位、容貌、气质、性行为的任意组合之中。择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易,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假设某人的某一种资源不足,但可以更多地提供另一种资源作为补偿,比如在包办的婚姻中,彩礼和新娘的价格是最常见的交换。女子较好的容貌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被用来交换社会经济地位等(二)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3、择偶梯度理论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者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则更多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等于自己相当或者高于自己。即“男高女低”模式。这一

6、理论的形成与社会对男女社会性别的建构从而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从社会经济地位看,男性一般在婚姻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女性的资源还包括长相、体型、相对年龄和持家能力,这些都使一些女性可以用她们的美貌换取男性的家世、成就和向上流动的潜力。。婚姻挤压现象:出生性别比提高导致的。婚姻挤压现象男性未婚人数大大多于女性,除了自愿不婚者之外,由于男女严重失衡的性别比在现实中很有可能变成对男性的“婚姻挤压”。也就是说,在适婚人群中,由于男性人口相对过剩,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婚姻伴侣。    婚姻市场对男性青年

7、人的“挤压”现象在乡村表现得更为明显。城乡比较来看,乡村未婚青年的性别比(135.0:128.1)大于高于城镇(120.1:116.1)这意味着一部分较贫困、条件较差的农村男性很难找到媳妇儿。因为按照一般的社会心理习惯,总是“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贫困乡村地区的女性会嫁给社会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富裕农村人家,或者城镇地区人家,而一些条件很差、很贫困的农村男性就很可能找不到对象,无法结婚。婚姻挤压会导致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价格更高,但同时对女性的生存状态也是很大的威胁。女性在这种婚姻挤压所导致的混乱的婚姻秩序下

8、,始终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因为整个社会会有大量的性饥渴的成年男人,他们起码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变得更有暴力、犯罪倾向,从而可能催生更多的卖淫嫖娼、妇女拐卖等丑恶社会现象。       从关心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整体的稳定与正常运转等方面来考虑,婚姻被挤压的大龄男性青年非常需要被关注。(二)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4、历史前例理论历史上普遍存在着父母包办或者由父母决定的择偶方式。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实际上是两个理想类型的划分,现实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