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美化”

数学课堂的“美化”

ID:41488264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5

数学课堂的“美化”_第1页
数学课堂的“美化”_第2页
数学课堂的“美化”_第3页
数学课堂的“美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的“美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的“美化”数学作为人类认识的创造成果,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茫茫无际的宏观领域和奥妙无穷的微观世界都大放异彩。然而在以前,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既枯燥乏味又深不可及,把数学当成拦路虎﹑绊脚石,如果不是应对考试的话,情愿不学数学。这是怎样的遗憾?又是怎样的悲哀啊?虽然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纬度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数学教师应该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孜孜不倦地探索,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想方设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数学的“美”来实施优化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数学的“魅力”,让学生陶醉其中而乐趣无穷,取得了理想的教学

2、效果。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数学赏心悦目的“美”古代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一门极美的科学,它具有简洁美(抽象美、符号美、统一美等)、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等)、奇异美(有限美、神秘美等)。美在一个困难问题的简单解答,一个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美在种种图案、建筑物、衣服式样、家具及装饰等事物的对称性上;美在人们对和谐、有规律的事物的喜爱以及从事物中发现普遍性与统一性的秩序和规律中……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必须尽量体现数学的“美”。1.数学的“美”,简洁和谐而又普遍适用。简洁性、和谐性与普遍性三者的统一

3、,是数学内在美的另一重要特征。简洁是数学中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通行世界的符号(如:垂直符号⊥、平行符号∥等),可算是最简洁的文字;精炼准确的概念和定理,可算是最简洁的语言。数学以其简洁的形式,从一组简洁明了的公理、概念出发而推证出各种令人惊叹的定理和公式,使人们洞察到其内在的和谐性和秩序性,从中产生一种崇高、博大,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正如绘图时用三种颜色绘制出各种色彩缤纷的图画和简谱中凭借七个音符谱写出各种令人心醉的乐章所带给人们的艺术美的享受一样,从一组定义、公理出发,演绎出一套逻辑体系,从而建成一座巍峨的数学大厦,这是众多数学

4、家乐意玩的游戏,其中欧几里德就是玩弄这种游戏的第一位大家。2.数学的“美”,真实准确而又理想完美。真中见美,是数学内在美的重要特征之一。真与美总是紧密相连的,而数学堪称真的楷模。正确性是数学中绝对的准则。但这种真,却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从实践中得到的点、线、面就是高于生活的完美的、理想化的图形。理想直线只具有长度,两条理想的、完美的理想直线,相交于一个理想的、完美的点,而这个点除了位置以外竟压根儿就没有大小;数学中所定义的圆,比任何画家和文学家所能描绘的都更加完美无缺。还有美妙的“黄金分割”,它如此精确神奇而叫人心醉不已。正是

5、这些真实与准确,使数学显示出它特有的魅力,延续数几千年直至永久。3.数学的“美”,内涵丰富而又感人至深。“文化”含有“灵魂的耕种、陶冶、修养的意思”,即人必须经过陶冶,才能不流于粗鄙。早在16世纪末,担任过伦敦市长的英国数学家兼教育家比林斯利就发现了数学具有美化人性的功能,他说:“许多艺术都能美化人们的心灵,但却没有哪一门艺术能比数学更有效地修饰人们的心灵。”419世纪欧洲一些知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还发现“数学具有制怒的作用”,“数学教育能使粗心的青少年变得细心,能使性格粗暴的人变得温顺”,“数学还能教会人们客观地、公正地对待事物和

6、处理问题”,“数学能杜绝人们的主观偏见,还能激发人们对真理的热爱,并能增长人们对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此外,数学的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对数学与数学所表现的自然、社会等实践背景的认识和信仰;数学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更加开放的、多元的数学形式和思维方式;对数学的理想、信念、追求和梦想;等等。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魅”力无限众所周知,教育不仅为了学生能学习,还为了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并在主动学习中,激起创新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教育不仅为了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还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可以说,

7、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教育都不能丢弃“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尽力挖掘并展示数学的“美”于课堂上。那么,如何以“美”为突破口来使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合而为一呢?1.再现美的教学内容。我们所教的数学,处处都渗透着美,蕴含着美。数学的公式,表现了宇宙的秩序;数学的计算、图形则表现出简洁的美、逻辑的美、创造的美。数学教学若能再现其美,可以将数学推进一个崭新的,甚至是一个净化了的真理的境界。因此数学教学应重演数学家和劳动大众创造、应用数学最初阶段的那个情境,再现其美,让孩子身临其境。类似的诸多案例表明:只要数学与生活沟通,强化对数学

8、的感受,再现数学的美,是不难的,也是必要的。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整式乘法及乘法公式(a+b)2=a2+2ab+b2(1)后再让学生计算(a+b)3和(a+b)4得(a+b)3=a3+3a2b+3ab2+b3(2)(a+b)4=a4+4a3b+6a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